老照片里日军:日本战俘、“亲善”摆拍、鬼子兵进食、屠戮外交官
发布时间:2025-09-25 12:36 浏览量:8
这组老照片以影像为笔,勾勒出二战时期日军从侵略狂热坠入败局困厄的完整轨迹。帧与帧的衔接间,侵略的狂热终被战争的反噬碾碎,光影里藏着的,是侵略势力必然走向崩解的历史注脚。
1942年9月27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举行的三国外交协定两周年纪念仪式上的讲话,该仪式是为纪念1940年9月27日签署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即“三国轴心协定”)而举办。
1940年三国同盟条约的签署,标志着轴心国集团正式形成。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欧洲的领导权,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大东亚”的领导权,并约定缔约国一方若受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的国家攻击时,其他两方须以一切手段援助。这一条约为日本扩大在亚洲的侵略提供了政治支撑。
照片中,一名侵华日军士兵,蹲在野外植被旁,双手捧着一个鸟窝,窝内还有几只幼鸟。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后勤补给的掠夺性极强,连这些弱小的幼鸟都成为他们试图获取食物的对象
照片中,几名日本鬼子身着军装、手持枪械,在残破的民居街巷里探头探脑地向内窥探。
周围房屋墙体斑驳、门窗破旧,尽显萧索。即便没有爆发战斗,日军这种闯入式的窥探,也赤裸裸印证了“日军所到之处,哪怕无直接战事,也必然滋扰百姓”的残酷现实,让普通民众的日常时刻笼罩在恐惧与不安中。
这张照片是1928年“五三惨案”的残酷见证,定格了日军攻占济南后,迫害中华民国外交人员的悲惨瞬间。画面中,中国外交人员被粗麻绳死死捆绑,身姿在束缚下透着挣扎与绝望,周围弥漫着压抑的恐怖气息。
日军攻占济南后,对国民政府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蔡公时及署内全体职员犯下滔天罪行:他们被日军用刺刀野蛮割裂脸面、耳鼻,蔡公时用日语严正抗议,竟遭更残暴的虐杀——耳鼻被割去,舌头、眼睛也被残忍挖掉;其余职员被剥光衣服肆意鞭打,随后被拖至院中,惨遭机枪扫射。最终,蔡公时、张麟书等17人全部遇难,仅一人侥幸逃脱。
照片中,野外的荒草间,一名侵华日军士兵身着军装,面目凶狠地将步枪刺刀刺向被残酷对待的中国百姓。被残害者或已遭受严重折磨,在绝望与痛苦中无力反抗,成为日军练刺刀的“活靶”。
这张照片是沈阳沦陷后,日军残酷活埋中国百姓的暴行实录。
画面里,几名身着军装的日军士兵面目冷酷,正粗暴地将中国百姓往土坑中推搡、按压;被迫害的百姓肢体扭曲,满是挣扎与绝望,却难以挣脱侵略者的魔爪。
照片里,一群日本侵略者围聚在野外的草堆旁,中间的器具中装满了刚被挖出的红薯。他们或手持红薯进食,或朝着镜头露出得意的笑容,神态间满是嚣张与贪婪。
在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时常掠夺中国百姓的粮食,即便地里尚未完全成熟的作物也难逃毒手。这些红薯本是当地百姓维持生计的心血,却被侵略者肆意抢夺、当作果腹之物,他们还以此姿态“炫耀”,赤裸裸地展现出残暴掠夺、漠视中国民众苦难的丑恶嘴脸,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又一铁证。
照片定格了1937年上海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上海体育学院附近亵渎孙中山先生铜像的丑恶瞬间。画面里,多名日寇身着军装,或高举手臂,或围着受损的铜像肆意摆弄,脸上满是嚣张又得意的笑容,仿佛在为破坏暴行“庆功”。
1937年底至1938年初,一处简陋屋舍前,几名日本士兵和中国平民在此处。日本士兵身着军装,有的正用手擦拭,有的姿态随意,其中一人拿着杯子饮水。旁边的中国平民,有的手持扇子,神情显拘谨,屋舍上方还挂着日本国旗,周围环境质朴,地面是粗糙的泥土与石块,透露占领区百姓与日本士兵相处时的压抑氛围。
这类照片是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亲善”摆拍。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为了掩盖其侵略本质、美化侵略行为,常常拍摄此类所谓“中日亲善”的照片,试图营造出日军与中国平民友好相处的假象。
1945年8月,在集中营的日本战俘们,有的或蹲或站,围绕在简易炉灶旁,一名战俘正专注地用工具在大锅中搅拌,似乎在准备食物;周围还有其他战俘,或忙碌于杂事,或稍作休憩。营地环境质朴,地面是泥土质地,一旁有堆放的杂物与晾晒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