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辽国:疆域既不广阔,国力也不强大,更不是正统王朝
发布时间:2025-08-23 14:18 浏览量:15
谁说辽国有多厉害,多文明,多“中原”?网上这几年不知怎么地吹辽的呼声突然大了起来,好像契丹人就该比宋人代表“正统”,甚至谁都不许质疑。但如果你真掰开揉碎历史,只怕就没那么回事了。
这事儿细琢磨挺有趣。按理说,像元朝、清朝那样一统江山的少民政权被吹两句还能理解,可怎么有人专门挑辽国这茬?有些人说辽国武德爆表,疆域比宋朝大得多;还有人拿契丹文化说事——反正各种“辽吹”让辽国一度成了网红历史IP。只不过,真要把这些说法当真,还真得抹一把汗。就像我们家里老一辈讲的“地图一看辽国贼大片”,可实际上怎么回事呢?这就有点猫腻了。
先跟你说个小段子。我小时候,翻家里的历史地图集,辽国那块涂得巨大,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那会儿我还小,不懂事,想,要是有穿越的本事去那辽国,估计能骑着马一口气跑三天都到不了边。后来读书多了,才发现,这地图是画着玩的,真到辽国年间,那些地方根本不给契丹人管。打个比方吧,咱们拿北京的地铁图去衡量整个华北,那不是开玩笑么?
辽国控制的区域,其实也就五京周边那点地皮:临潢、大同、辽阳、大定、析津。基本上一圈下来,比北宋还要瘦点。太北、太东的地方,契丹骑军没撒过多少欢,有的地方图上明明是契丹“疆土”,实际连契丹的驿站都没见过。这样说吧,你地图上的辽国,只能算是契丹人做梦的辽国。真正能把地头算成自己家的地方,大抵也就税收和军队能铺开的那一小块儿。
有人会说,契丹人不是连蒙古草原都打服了么?乍一看好像是那么回事,可细究起来,蒙古诸部跟契丹人打打停停,关系比东北的冬天还冷得快,不到十年就能翻脸。头一阵子咱们都记得辽军能打得“乌古”部落服软,可没过两天人家又闹起来,动不动就杀进契丹的牧场,硬碰硬地干仗。契丹萧太后还带兵上去剿过几次,这阵仗在契丹史上都得大书特书。
不过,纵观两百年,契丹对蒙古人的控制也不过就那么一阵子。等到辽国后期,蒙古各部站起来了,契丹人连贸易都不敢继续,直接靠断商断粮来反击。更讽刺的是,历史上影响很大的克烈部,就是后来成吉思汗的老丈人一家——那时候契丹人早就没奈何,全靠嘴硬撑门面了。
咱们插一句。克烈人基本上信基督教,整个契丹对基督徒的管控,真没下过什么狠手,远比中原政权软得多。顺带一提,蒙文本来就是从回鹘字母拓出来的,成吉思汗还娶了巴尔述的女儿,关系好得不行。可见契丹人其实对周边影响有限,大部分地方都自己过自己的。
契丹老家在东北,按道理能掌控这一片,可你真找找“实控区”,辽的城池都在拉林河以南、饮马河以西。拉林河就成了契丹和女真的天然分界线,它以北、以东的地段契丹根本管不着。至于更北的黑龙江、甚至库页岛那些地方,别说城池了,连驿站影子都飞不到。很多人拿地图一瞧,觉得契丹横跨大东北,其实大部分时间,那些地界都属于女真人、渤海人或者是自家玩自己。
渤海国当时是辽东的实际掌权者,后来契丹灭了渤海国,但也没能真把地盘牢牢吃下。边界一退就缩回自己老家——说到这,顺便说下为啥阿骨打敢拿两千来号人就跟辽国叫板。其实女真早就势大力强,一路扩张,把渤海人也吸收了进去。辽国在东北那点控制,说白了就是“名存实亡”,展示天下三分而已。
契丹人头疼的不只是蒙古和女真。再说对西夏,一刷史书,1044年辽兴宗亲自打西夏,结果十万大军被李元昊用一半兵马搞掉,大批贵族被俘,辽兴宗落荒而逃。这场仗后契丹也学会了宋朝那套“哄着算了”,约法三章不再深谋远虑。往后契丹和西夏边界你来我往,谁也不敢说自己彻底能压制对方。
这西夏不大,也不是软柿子。西边的喀喇汗国其实才是块硬骨头——信伊斯兰教的回鹘人一支,打起仗来比西夏还要猛。喀喇汗国跟西夏掐了好几年,敦煌一度被抢得空空荡荡。顺口说一句:敦煌藏经洞关上的时候,就是被喀喇汗国捣腾的乱象之后。那个时代,西夏被东打辽、南顶宋,西边还能跟喀喇汗国摩拳擦掌,世界比咱们想得还要“多线作战”。
至于辽国打高丽,那也是三战三败。最猛一仗据说动员了八十万大军,结果高丽人硬生生顶住,契丹人还让高丽地盘到了鸭绿江。跟隋炀帝百万大军打高句丽的笑话一样,辽国打高丽也是“虎头蛇尾”,面子挂不住。
很多人只看辽国在中原割下燕云十六州,却忘了契丹人进中原基本靠运气好——五代十国乱世让他们钻了个空子,李存勖、柴荣这些中原猛人当年还暴揍契丹不带喘气。即便后来契丹灭后唐,都没能晃悠住中原,只能撤兵回自己地盘。对宋也是如此,辽和宋打来打去,最后签了“檀渊之盟”,宋每年交点岁币,辽有点面子,里子又谈不上。再猛也没真正把宋朝踩在脚下。
契丹人末代皇帝被女真人追得满世界跑,最后还做了宋徽宗的室友。这下看出来了吧,谁也没好到哪里去。宋南渡延续下来,等到金亡汉文明还在。契丹人在中原基本被打灭,契丹文化不见了。
很多人说西辽能硬气地击败西方的塞尔柱帝国,吹得好像军事奇观。可真掀开“卡特万之战”,打的其实是塞尔柱内部人,塞尔柱早就四分五裂,耶律大石也不过带着回鹘军队混一场主场打防守战。西辽不过在中亚立了一块牌坊,很快也让蒙古人踏平了。比起同样偏安、中亚开国的耶律大石,赵构起码逃到江南还在中华世界里坚持了几十年。
至于正统——乾隆都说了,不管宋朝跑南边还是北边,辽金都不算正统。明清元三朝一贯把辽金算成割据,宋才是中华的延续。古人眼里的契丹,也不过是北方霸主,统治一片地区,不见得能代表整个“中华”。
你可能想,既然西辽都能打到中亚,怎么不见耶律大石率大军回去救契丹同胞?西辽灭亡反而比西夏还早,头一遭成了蒙古铁骑脚下的路石子。
那些说辽国更有“文明”,或者更“代表中国”的话也就茶余饭后的话头。契丹没高度汉化,自己玩自己,割据政权里的天花板都难比北魏、北周,更别说和汉唐宋元明清并肩。
你说,为什么网上“辽吹”那么多?可能辽国真有些吸引人的气派:马上的民族,宽广的土地,独特的文化。可若真琢磨下去,辽国也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水花。什么“正统”“中华文明”,最后到底是凭谁手里的江山和谁的心里的认同?
也许,只有那些被历史忽略的老族群、真正在边界徘徊过的人,才知道什么是辽国真正的样子。
兴衰成败,还是得让时间自己说话。
- 上一篇:穿行太行山间体验最美骑行道
- 下一篇:庆余年:四大宗师与五竹,谁才是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