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底,描绘运动康养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16 06:41  浏览量:19

转自:河北日报

邢台加速建设太行山文旅康养产业带

山水为底,描绘运动康养新画卷

9月10日无人机拍摄的邢台市信都区半山云舍民宿。

8月26日,骑行爱好者在沙河栾卸银杏风景区骑行。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赵永辉摄

□本报记者 闫德见 吕若汐

青山绿水,是邢台引以为傲的“生态资本”。太行山号称“天下脊”,五分之一在邢台,这里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特色突出,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被誉为太行山最绿、最美、最奇的地方。

作为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的主会场,手握优质生态资源的邢台,如何开发出更多生态旅游的新玩法?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崔芳君介绍,该市围绕“运动+康养”主题,深入开展“红川绿谷·骑行太行”系列活动,打造甜蜜经济新场景、新业态,努力构建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太行山文旅康养产业带建设。

串联红川绿谷

叫响“骑行太行”品牌

9月10日一早,空气中的薄雾还未散尽,邢台市太行山抗大路就已经热闹起来。200多名骑行爱好者从抗大陈列馆广场出发,一路东行,畅享骑行快乐。

抗大路作为骑行线路的骨干,全长48公里,因抗日战争期间进驻邢台办学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而得名,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这条道路沿途分布山水林田湖多种地貌,巧妙串联起天梯山、金泉山、景梅山等自然景区,风光秀美,是省内外游客领略红色文化魅力与太行山绿色生态景观的一条风光大道,吸引了众多骑行爱好者前来体验,成为“中国骑行地图”精品骑行线路中的明星线路。

“线路整体起伏蜿蜒,既能感受速度带来的激情,还能享受成功挑战自我的快感,非常不错。”邢台市体育运动中等专业学校自行车队队员尚钰彤首次骑行便深深喜欢上了这条骑行线路。

今年,信都区精心打造抗大东线、抗大西线、抗大南线、抗大北线、前南峪景区山地体验骑行路等5条骑行线路,串联起红川绿谷。

这些线路路景相融、各具特色。抗大东线以抗大陈列馆广场为起点,终点至黄店村,沿途串联起多个村庄,田园风光宜人;抗大西线由抗大陈列馆广场至邢台大峡谷,起伏落差大,成为骑行爱好者的绝佳挑战路线;抗大南线串联起太行山古村落和传统农耕文化;抗大北线宛如在山水画廊中穿行,适合休闲骑行和风景观赏。前南峪景区山地体验骑行路,兼具起伏和慢坡路段,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以第九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信都区不断完善骑行线路配套设施,在抗大东线、抗大西线沿线的邢襄小镇、前南峪、邢台大峡谷等重点景区打造3家旗舰驿站,配备装备商店、主题餐厅、维修站、急救点等服务设施;在沿线景观区及村落设置6处基础驿站,为骑行游客提供饮水、充电、简易维修等服务。线路上增设标牌、标线,部分路段还加装了防撞护栏和反光镜,让骑行运动更具吸引力。

同时,在抗大路沿线,梯次打造辐射休闲康养宜居带,发展民宿康养项目。目前已建成运营前禅房村“云清清”康养民宿、大寨村官帽山民宿等,栗树坪村贡栗谷民宿等特色民宿正在抓紧建设,为骑行爱好者提供多样化体验。

信都区还通过“活动引流+赛事赋能”的双轮驱动,谋划一批面向大众的休闲骑行活动,组织承接知名骑行赛事,形成多层次骑行产品体系。同步推进自行车主题小镇建设,规划布局赛事服务中心、骑行训练基地、户外运动装备展示区等功能模块,引入高端自行车品牌体验店,配套发展运动康复等业态,推动文化、体育、旅游、康养产业深度融合。

立足特色资源

康养产业串点成线

9月6日清早,信都区英谈古寨半山云舍民宿,高低错落的石头房古朴清幽。几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客房,来自石家庄的游客孟晓楠和两位朋友起床后,漫步在10余座石头院组成的民宿群,开启了她们的“慢旅行”。

半山云舍地处太行山半山腰,青山绿水环绕、生态环境优良。民宿外观保留明清院落和石砌石屋的原始风貌,内部按照星级酒店标准进行装修,设有传统民俗、婚俗、康养等主题房型,在部分房间植入酸枣枕、中医拔罐等康养元素,设立茶室、阅览室、白瓷房、观景台等特色公共空间,为游客带来全新休闲康养体验。

“环境安静,空气清新,睡眠质量好。”入住的第一晚就让慕名而来的孟晓楠感觉不虚此行。“两天的时间,我们都会待在这里,白天游古寨,晚上看沉浸式演出,体验民俗风情,放空心灵、放松身心。”孟晓楠说。

今年,英谈古寨在打造康养民宿群的同时,还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对景区进行提质升级,在保留600年古建筑原貌、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引入旅拍店、文创店等新潮业态,将村内巷道改造为演艺微场景,开展沉浸式演出和互动体验,打造夜游场景,让游客“白天游古寨、夜晚品风情”,实现历史肌理与现代风情完美融合。

9月2日,随上海旅行团来到内丘县深度体验康养游的王女士眼中满是惊喜:入住的酒店房间崖柏助眠枕、助眠床垫、助眠香薰、助眠音乐、酸枣芽茶成为标配,还有诸多养生助眠设备可以体验;“邢枣仁”挂汁肉、黄菊炖跑山鸡等药膳美食不仅风味独特,还兼具养生功能;扁鹊庙、扁鹊湖、酸枣种植基地等游览点位处处彰显着特色中医养生理念。

作为扁鹊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邢枣仁、王不留行等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内丘县将扁鹊文化、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巧妙结合,不断完善“中部医养、西部静养、东部动养”的文旅康养布局,建设43平方公里的扁鹊文化康养度假区,打造康养助眠酒店民宿群,营造5个领域25项健康睡眠场景,打好“扁鹊康养牌”,擦亮“助眠之城 康养内丘”旅游品牌。

邢台大峡谷景区打造包括半山康养民宿、云顶图书馆、云顶咖啡馆等在内的康养休闲度假区,为游客提供诗意栖息场所。栾卸银杏风景区依托华北最大银杏林优势资源,高标准建设骑行赛道及高品质康养公寓,规划建设康养基地,推动生态经济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今年,邢台市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康养功能进景区、进民宿,建成一批标志性康养项目,将西部太行山区康养产业串点成线,太行山康养度假带正在加速形成。

植入甜蜜场景

拓展文旅新业态

“3、2、1,茄子!”9月4日,邢台大峡谷景区太行小院,在精心设置的结婚证打卡摆台前,来自石家庄的黄明和爱人笑意盈盈,以巍巍太行山脉和赤壁丹崖为背景,定格下属于两人的浪漫瞬间。

大峡谷景区拥有上万亩原始次生林,景区内分布着龙门峡、燕尾峡等24条峡谷,深幽狭长,峡岸陡峭,有着奇峡、峻峰、飞瀑三大特色,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今年,大峡谷景区围绕甜蜜旅游主题,持续创新游客体验项目,太行花房、同心锁打卡点、盘顶瀑布“峡谷喊爱”等场景先后落成。“七夕”期间,景区招募了66对夫妻,推出“浪漫峡谷 爱在朝夕”特别活动,设置月老、牛郎织女等古风NPC(非玩家角色),通过互动叙事增强沉浸式体验,为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依托太行山脉的雄奇地貌,打造出融合自然治愈力与情感仪式感的文化旅游新体验。”该景区营销总监郭岩说,随着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更多互动项目投用,景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今年夏天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500人次。

看山峦叠翠、走峡谷幽深、听泉水潺潺,黄明和爱人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平时在城里总觉得节奏快,这次到景区,眼前是满眼绿色,耳边是泉水叮咚,没有了琐事打扰,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了。”黄明笑着说。

邢台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是中国北方婚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创立和保存了独特的爱情文化和婚嫁文化。

今年,邢台市成立甜蜜经济工作专班,深挖独特的婚俗文化资源,围绕主题场景打造、特色活动开展、保障要素完善等重点内容,推出“泉心泉意·爱在邢台”甜蜜时光主题线路,涵盖星愿·大峡谷等6大特色板块,串联起大峡谷、周公山、天河山等10多个点位,打造新型婚恋蜜月消费场景,构建甜蜜经济新场景、新业态。

目前,邢台已推出多处景区婚恋主题地标。周公山景区的星空篝火晚会与婚俗展演相互融合,营造出独特的浪漫情韵;天河山景区内,玫瑰花瀑倾泻而下,尽显浪漫氛围,心形洞、爱情时刻、爱情漂流等打卡点更是吸引不少人驻足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