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进:出生入死战敌顽 丹心一片照汗青
发布时间:2025-09-10 09:07 浏览量:26
在鲁西新区马岭岗镇解元集村,这片土地曾见证无数抗日志士的浴血奋战。我党领导的乾元区区小队在此留下了斗地主、袭敌营、毁炮楼等一系列英勇行动。时任乾元区区委书记兼区小队指导员的常乐进,正是这支队伍中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核心人物。近日,记者专访了常乐进之子——江苏省军区原党委常委、后勤部部长常高潮,听他讲述父亲在抗日战场上的峥嵘岁月,重温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1939年底,菏泽已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日伪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7岁的父亲在村民常洪均家的牛棚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国事业。”常高潮回忆道。
1941年,日伪军在解元集村修建炮楼并设立镇公所。时任村地下党支部书记的常乐进,以镇公所会计的公开身份作掩护,暗中开展抗日工作。为掌握日军动向,他常借进城办事之机收集情报。
常高潮说:“每到夜晚,父亲就组织党员张贴抗日标语、向伪据点撒传单,并在镇公所故意放置县委编印的宣传册,以瓦解震慑汉奸势力。”
一天,炮楼内一名伪军司务长到镇公所办事,见桌上的宣传册后询问来源。常乐进机智应答:“这是扫荡时缴获的。”伪军司务长叹息道:“我本是东北人,原为国军兵士,台儿庄战役中被冲散,返乡途经菏泽时被伪军抓差,无奈当了汉奸。”在常乐进的劝说下,这名伪军司务长趁日伪军外出扫荡之机脱离汉奸队伍,返回东北老家。临行前,他专程到村中与常乐进告别,承诺永不助纣为虐,只求回乡踏实度日。
在解元集村,至今还流传着常乐进在日军眼皮底下撒传单的故事。一次,郭庄村唱大戏,日军在戏台上宣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常乐进与地下党员们将数百份印有“今天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鬼”的传单在人群中散发。日军发现后气急败坏,却连一个人影也没抓到。
1942年8月,常乐进任乾元区区委书记,区委公开组建游击队,与日伪展开正面斗争。初期,游击队缺枪少弹,常乐进一方面与打入日伪炮楼的地下工作者韩继舜谋划,以交火为掩护,让伪军在追击时“遗留”枪支弹药;另一方面组织策反张志刚顽杂队伍中的机枪班长,成功缴获步枪30余支、歪把子机枪1挺,并争取1个班的敌人起义,因此受到县委表彰。
1943年,常乐进接到为冀鲁豫军区五分区18团、20团补充兵源的任务。他在乾元区动员32名青年参军,并亲自护送他们奔赴部队。据常乐进生前回忆,20团团长詹士山、政委胡华居十分欣喜,以辣萝卜粉条菜和菜窝头款待他,饭后他满怀欣慰返回区里。
1944年春,八路军攻占了解元集村日伪炮楼,常乐进带领群众前往拆除。刚拆至一半,敌军骑兵突袭。他让通讯员指挥群众疏散,待众人从青纱帐撤至村内,自己才最后撤离。日军发现常乐进后策马追击,子弹呼啸而过。危急时刻,一道两丈多宽的封锁沟横在面前。少年时练就的武术功底派上用场,常乐进一个箭步跃过深沟,迅速隐蔽于青纱帐中,敌军骑兵只能胡乱射击后悻悻离去。
解放战争时期,常乐进先后担任南华县副县长、县长,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作战中多次负伤,被评为战斗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历任原菏泽地区手工业联社办事处主任兼手工业管理局局长、原菏泽地区经委副主任等职。
“父亲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严格要求自己,不谋私利,一片丹心奉献给党的事业,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常高潮话语中,满含着对父亲的崇敬与缅怀。
菏泽日报 记者 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