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费120元,不够生气买药的,取消班主任?烫手山芋谁来接!
发布时间:2025-08-31 15:07 浏览量:28
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山西卫视发布的一个短视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短视频用了这么一个标题:班主任岗位能取消吗?副标题是:班主任岗位越来越没人愿意做。
几乎所有学校分配各班主任的时候都会遇到困难。很多班主任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心理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全国已有部分地区和学校尝试取消传统的班主任制度。上面这些文字,是短视频上的配文。这3条配文的前2条,我是非常了解,也是感触很深的。对第3条配文所描述的情况还是比较陌生的。到底是哪些地区取消传统的班主任制度呢?我感到很好奇,于是就在网上进行了一番查询。
在宁波鄞州区、北京十一学校、江浙沪多地以及江苏镇江等地都进行了尝试,用全员导师制、教育小组制、团队制等方式替代班主任或者作为一种有效辅助。特别是看到北京十一学校,更是较早取消班主任的“急先锋”,这所学校全面实行全员导师制,配套走班选课与宽松管理,强调学生自主性。
呵呵,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一点,能取消传统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地方,大多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区域,学校办学条件先进,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强。如果简单把这种先进的做法,照搬到县域中小学或者乡镇学校,我估计着一定会出现大问题的。
就像山西卫视说的那样:长期以来,班主任在中小学校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为有了班主任这个角色,学校的多项工作才能具体落实到学生身上。在很长的时间内,班主任的作用是巨大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完成事务性工作,更在于用持续的关注、耐心的引导、情感的投入,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 “重要他人”,这也是班主任角色的核心价值所在。
上文提到的那些“急先锋”学校所采用的导师制,都在尝试用 “全员导师制” 替代班主任制,但我感觉班主任和导师是存在核心差别的,班主任是对班内学生全面负责、全程跟进的第一责任人,而导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个性化辅导的协同者,从某种程度上看,导师制是无法取代传统班主任制的。
为啥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呢?
我在山西卫视发布的这个短视频评论区,看到了很多网友留言,我大致筛选了一下,大致有这么几条。
第一类原因:班主任工作压力大、负担重。
以前的家长比较偏向老师,现在比较偏向孩子,甚至还会骂老师。我读高中的时候,正常任课教师上完课就准点下班,甚至那种管实验室的老师,没实验课都不用坐班,直接在家休息。但是班主任必须得陪着学生上早自习和晚自习,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0点半,晚上经常能看到他在办公室瘫在桌子上,感觉和快不行了似的,一个月累死累活多不了几个子。做老师,只要不做班主任,那得爽翻天,很庆幸新的一年我又没当班主任。现在的班主任要处处小心,事事上心,不仅是管理学生的问题,还得和家长斗智斗勇,处理学生,与家长沟通一定要录音录像,一不小心就被他们断章取义,职业生涯就结束了!第二类原因:班主任出力大,回报少,性价比太低。
私立学校的班主任费高,以前在私立学校当班主任,一个月800多,公立学校一分没有。昨天我女儿被临危受命安排了班主任,还是实验班,以前的代课教师调走了,安排了几个老师都不干,最后硬安排给她了,一个月就多500多块钱,她回来就气得不行了!我们班主任就多两百一年。公立学校班主任费一个月120元,还不够生气买药的。班主任一个月多300多块钱,操着比以往多300倍的心!评论区也有一些网友的评论“酸酸”的:
你来大东北试试,还不愿意干?都得抢着干!家长上供都收不过来呢,每年都喂得饱饱的!班主任能收红包啊!咱们这老师都愿意当班主任,我女儿去年上初一,班主任都五十多了,教师节补课,好处多多,有的人想当还当不上呢!评论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争执不下。当然也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当一个职业或者职务,没人愿意干的时候,就应该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看了整个评论区的留言和评论,基本与班主任的现状是相吻合的。特别是班主任这个群体的工作压力太大、心理负担太重,而得到的回报却是太少了。
有人曾经说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当然说的太绝对了,并且也不是正能量满满的话,肯定不被社会主流所承认。但是,人作为地球上的生物之一,趋利避害的本能都是有的,不少人都存在“利己”的思想,这是不能否定的。当一个人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也就是性价比很低的情况下,你认为这种付出能支撑多久呢?
所以说,我们不要充当着“道德婊”去指责别人。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假如换做你的话,你还这么有底气吗?
班主任难找的现状绝不存在于一两所学校,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班主任荒”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教育厅也想了很多办法。以某东省为例吧,前些年某东省教育厅和人社厅等部门出台了教师职称评聘的系列文件,其中就规定了关于班主任任职年限的条款。比如要想晋升正高级职称,必须有2年及以上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晋升中级职称,必须有一年及以上的班主任工作经历。
这种规定好像是为了帮助学校解决“班主任荒”的措施,有不少学校好像拿到了“尚方宝剑”,在制定职称评聘方案的时候,严格按照“班主任任职年限”作为一票否决项。结果呢?学校被老师给告了!
原因就出在省里有关部门出台的这些文件上,里面有一个措辞,就是在“班主任”这3个字后面多了一个“等”字。别看只是多了一个字,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备课组长,算不算?我是社团指导老师,算不算?我是实验管理员,算不算?我是体育教练员,算不算?上级部门的不担当,就给学校带来相当大的麻烦。于是,职称评审这个“班主任门槛”就被这个“等”字给掀翻了。班主任,照样没人愿意主动去干!学校领导、年级主任腆着脸去求爷爷告奶奶,打出感情牌,动员老师们当班主任。
对绝大多数地方而言,目前还不能用所谓的“全员导师制”去取代班主任,传统的班主任制度还得延续下去。
在没有人愿意去当班主任的现实情况下,那些为官者们难道不应该坐在一块,商讨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吗?难道还要任由这种现状继续蔓延下去吗?
作者声明:文字系本人原创,图片系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