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曾悬赏15万美元,追杀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没人能平静的看完!

发布时间:2025-08-12 14:30  浏览量:31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的候车室又闷又热,到处挤满了焦虑不安和‬无家可归的人们。

差不多将近2000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此时‬都想逃离这可怕的战火。

其中就有王家升的父母,他们紧紧抱着襁褓中的小婴儿,希望能搭上开往桂林的火车。

下午2点10分,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天空传来沉重的轰鸣声,6架机身上画着红圆点日本轰炸机,像凶恶的秃鹰一样俯冲下来。

伴随着的‬是‬刺耳的尖啸声,炸弹像雨点一样瞬间‬砸向这个挤满平民、毫无防备的火车站!一瞬间天塌地陷。

巨大的爆炸掀翻了候车室的屋顶,随着而来的就是炸塌了墙壁,碎石、碎玻璃、扭曲的铁片像暴雨一样落下。

浓烟和尘土冲天而起,刺鼻的火药味里,混杂着更浓烈的血腥味。

那一刻,时间好像都停止了,年轻的母亲在最后一刻,用尽力气把怀里的婴儿推离倒塌的地方,自己却被埋在了碎石之下。

爆炸的冲击波把婴儿重重地抛在滚烫的铁轨上,导致孩子浑身是血,那时已分不清是父母的还是自己的伤。

整个废墟里,只剩下这个小小的生命撕心裂肺的哭声,这哭声穿透硝烟和遍地的尸体,像刀子一样划破了死一般的寂静。

当救援队终于艰难地赶到这片如同地狱的废墟时,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从变形的铁轨上抱起了那个还在大哭浑身是血的孩子。

就在这一刻,一个人影突然在断墙残壁间快速移动,他手中的相机镜头地对准了这令人心碎的画面,战地记者王小亭,按下了改变历史的快门。

王小亭,又名王海升,1900年出生于北京,此刻他非常清楚他拍下的照片有多重要。

因为这就是铁证!是控诉!是狠狠刺向侵略者心脏的尖刀!

他把胶卷藏好,像影子一样在日军的封锁线间穿梭,好几次差点就送了命,好在历尽艰险,终于把照片送出了这片人间地狱。

1937年10月4日,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用整整一页的版面刊登了这张照片,标题是《中国娃娃》。

照片上婴儿王家升在哭泣,瞬间传过大洋,震撼了整个西方世界。

这张照片成了揭露战争暴行最有力的证据,激起了国际上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强烈愤怒和谴责。

后来被评为美国100多年间(1855-1960)最杰出的新闻照片之一。

《中国娃娃》这照片就像一面照妖镜,把日军精心编造的“大东亚共荣”谎言打得粉碎。

日本人恼羞成怒,竟然开出了惊人的15万美元悬赏要王小亭的脑袋!

1938年2月15日,在上海柯达公司,两个假扮成买家的日本人,借口要检查相机,把王小亭骗进了陷阱后。

他们马上就找借口离开,然后几个日本便衣特务像饿狼一样扑了上来。

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幸好租界警察局的副探长铁尔顿及时赶到,把王小亭带到了公共租界的中央警察局,暂时脱离了危险。

日本人指控他拍摄了“一二八”和“八一三”事变的“不合适照片”,想把他引渡到日占区。

租界管理机构的最高负责人费信惇顶住了压力,他明确表示:他是美国公司(米高梅)的员工,抓他会已经引起美国方面的反应。

而且你们证据不足,不能引渡。当天晚上,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上海主管马地司就把王小亭保释了出来。

但日本人的巨额悬赏令依然高高挂起,王小亭的名字被列在了死亡名单的最前面。

那15万赏金就像一道催命符,逼得他最终不得不离开战火纷飞的祖国,远走了他乡。

那个在铁轨上啼哭的血娃娃王家升,他的命运也就在那一刻被彻底改变了。

他被苏联救援人员救出后就带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后来他在苏联长大、上学、工作,过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他最后在明斯克平静地去世,他身体里流着中国人的血,却一辈子没能再踏上祖国的土地。

那张记录了他人生中最悲惨一刻的照片,他直到晚年才偶然看到。

王小亭,又名王海升,1900年出生于北京,他‬的‬战地生涯是‬从北伐战争开始的‬,那时‬他直接坐飞机就‬赶到战火纷飞的南昌前线,用相机拍下战场真实景象。

1927年,武汉发生了百姓和英国军队的大规模冲突。王小亭又一次冲向前线,他拍下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珍贵画面。

1928年5月,日本人在山东济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此时王小亭已是万国通讯社的记者。他冒着危险深入济南,拍下了10多张日军残忍杀害中国同胞的照片,揭露了日军的暴行。

1929年,王小亭被《申报》任命为新闻摄影部主任。同一年他又一次奔赴前线是河南。他拍摄了名为《西北战事真相》的系列照片,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战争给河南带来的灾难和战后景象。

现在,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精心保护的展厅里,那张名为《中国娃娃》的照片还在那静静地挂着。#夏日生活打卡季#

即使距离‬现在‬过去‬已‬80多年,可想到‬当年铁轨上那个浑身是血、嚎啕大哭的婴儿王家升,还有‬和他‬一样‬撕心裂肺的哭泣的人们‬,依然震撼着每一个站在照片前的人的心。

后来,当人们得知日军曾悬赏15万美元追杀王小亭的‬时候,这巨额的赏金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恐惧和疯狂,也‬成了他们罪行最无力的自白。

王小亭以‬相机镜头为‬武器,在战火中他‬记录下不屈的真相,而‬王家升的哭声也‬是永恒的控诉,在废墟上刻下了人类良知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