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我们来谈一点不一样的爱情
发布时间:2025-08-29 15:45 浏览量:25
又逢一年农历七月七,即七夕。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是最早歌咏牵牛织女的,但仅作两颗星而已,并未牵涉什么爱情故事。
牵牛织女变成爱情故事的主角最早或可追溯至曹丕的《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植亦称牵牛织女为夫妇。
时至今日,虽然七夕与爱情的关联已深入人心,但人们对这种强绑定早已有所警觉。
有人正本清源,摆出事实:在古代,七夕是乞巧节,是女子祈请织女星赐以灵巧的针指。至于看牵牛织女渡河,以及他们的爱情传说,倒在其次。
有人不堪消费主义所扰,认为情人节、5月20日、七夕都成了商家搞促销的阵地,好像“我的金氪在哪里,我的爱就在哪里”。
人们对七夕的观点已然不同,对爱情的观点那更是五花八门。这篇推文并非意在探究爱情的本质,只是想借名家之笔,看看作家们如何感知和描述爱的千种姿态,万般面貌。毕竟各种学术书籍、流行歌曲、交友网站、聊天节目、自助手册都怀着极大好奇心在讨论爱情,但正如西蒙·梅所说:“爱,是一种情感,而非思想,我们怎么可能说得清楚呢?”
NO.1
打印书签
《爱的历史》
[英] 西蒙·梅 著
爱是无私的吗? 爱是无条件的吗? 爱由美或善引发的吗? 爱是永恒的吗? 在这本独特的小书中,哲学家西蒙•梅重新审视了关于爱的永恒的追问,探究爱这种至高无上的情感的本质。
纵览两千多年的西方思想史,梅向我们展示了关于爱的理想如何从其希伯来和希腊文化源头,经过基督教的洗礼,发展至最近两个世纪,“上帝是爱”变成“爱是上帝”。梅一一回顾了那些对爱敢于持不同见解的哲学家和作家们,一次又一次地纠正那些容易使人对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的错误见解,从而揭示出究竟什么是爱:爱绝对是有条件的,是对我们所认准了的人的自私自利的欲望,而正是这种欲望使爱具有强大的奉献精神。
NO.2
打印书签
《爱情十讲》
[美]丹尼尔·琼斯 著
作为《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现代爱情”专栏作家,丹尼尔·琼斯每天都会收到无数有关爱情困惑的邮件,使他几乎阅尽人间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
是勇敢寻爱还是等着命运之神的眷顾?网恋是否靠谱?即便高智商的人为什么也会让爱冲昏头脑?当火热的爱情归于平淡时,如何抵挡住外在的诱惑?当婚姻成了独轮车,又该如何重新开始?
从勇敢寻爱到相知相爱,再到执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或幸福相守又或曲终人散,丹尼尔把爱情的路径分为十个阶段,带领我们缓缓前行,给我们以启迪,让爱情的温润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
NO.3
打印书签
《心的岁月》
[德]保罗·策兰
[奥]英格褒·巴赫曼 著
两个伟大诗人,一段心的岁月。
本书收录了两位诗人自1948年6月至1967年7月整整20年间的196封(件)书信、电报、明信片及作品赠言,其中包括了策兰寄给巴赫曼的90封(件),巴赫曼寄给策兰的106(封)件。另外,还收入了策兰与巴赫曼的男友弗里希的16封相互通信、巴赫曼与策兰妻子吉赛尔的25封相互通信。
巴赫曼与策兰的爱情关系是1945年后的文学史上最富有戏剧性的章节。通过这本通信集,可以了解到这两位重要的德语诗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学与历史的维度,这是关于奥斯维辛之后的作家写作问题秘密的典型文案。
NO.4
打印书签
《爱的能力》
[德]弗里茨·里曼 著
爱,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着迷、最让人费解、最美好和最复杂的事情之一。关于爱,我们总是有太多的疑问。尤其在这个时代,当越来越多的人感叹“爱无能”,感叹对爱的恐惧时,我们对爱的困惑也与日俱增。
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我们如何克服爱的恐惧?我们如何更好地去爱?关于爱的诸多的困惑与疑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长销书作家弗里茨·里曼将在本书中给我们做出清晰的、有说服力的解答。
NO.5
打印书签
《亲密关系》
[美]伊莱恩·阿伦 著
敏感的神经系统会使你的感受细腻而深沉,如果你和伴侣能够彼此理解,将会建立浪漫的伴侣关系。但是如果不能默契相处,那么你的敏感将会使亲密关系变得非常痛苦和糟糕。
《亲密关系:敏感的心灵该如何安放?》基于伊莱恩·阿伦博士对气质和亲密关系的多年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寻求更为幸福、更为健康的亲密关系的实践指导方法。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小测验,以及一步步建立亲密关系的可操作性方案,你会发现生活和爱的更好方法。
NO.6
打印书签
《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
林光华 著
爱情,这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总是让人心生向往,却又难以捉摸。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生活的琐碎和日常的喧嚣所困,忘记了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爱情的渴望。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光华,把自己多年精心打磨的“爱情哲学课”的精华内容,汇集成了《爱的能量:爱情哲学50讲》。本书通过50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话题,带领读者深入理解爱情的多维度面貌,从哲学的角度审视和分析爱情中的自由、责任、冲突与和谐。
NO.7
打印书签
《欲望的演化》
[美]戴维·巴斯 著
阅读《欲望的演化》并非一种轻松的体验。你对爱情怀有多少浪漫与温存的想象,它就会给你泼下多少冷水。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爱与被爱,但为什么我们最珍视的爱情关系中会有如此多的冲突与矛盾?著名心理学家戴维·巴斯认为,爱情在人类性心理中占有中心地位,但冲突、竞争和操纵也普遍存在于人类择偶过程中。人类的择偶策略男女有别,它们塑造了女性之间的地位等级,也助长了男性的性背叛。它们以爱之名义让恋人们激情相拥,又用嫉妒的怒火和残忍的背叛让恋人们黯然分手。听作者戴维·巴斯讲述《欲望的演化》,用进化心理学揭开人类择偶和爱情的神秘面纱。
NO.8
打印书签
《爱之云梯》
詹姆斯·莱舍 黛布拉·尼尔
弗里斯比·C.C. 著
在《会饮篇》中,柏拉图制造了一系列演讲鼓吹爱,这影响了从古到今的作家和艺术家。早期基督教哲学家将它视作心灵到达天堂之旅,费奇诺(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家)对《会饮篇》的研究结论则激发了文艺复兴以来诗人和艺术家的灵感,同时使“柏拉图式爱情”成为公共演讲的常用词。《会饮篇》中的主题或者意象不断出现在建筑、绘画、音乐创作中,“爱是对善的永恒欲望”这一命题一直具有极大的哲学魅力。对《会饮篇》的研究不外乎三个方面:特殊角色的意义,会话内容的重要性,对后世的影响。本卷则荟萃了国际知名学者关于这些问题的集中讨论,这是2005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希腊研讨会上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