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人·文学拾贝】话说七月七
发布时间:2025-08-25 18:59 浏览量:30
农历七月初七马上就要到了。一提起七月七,人们会立马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它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先说天河,牛郎和织女。
每当农历七八九几个月的晚上,只要是天高云淡,月朗星稀的时候,人们便会发现天空中有一条斜着从东北贯穿西南的银白色带状物,这就是天文学上的银河,我们的古人称之为"天河"。其实,天河常年四季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天空的清澈度不如秋季,人们一般不能清楚地看到。银河是由无数个恒星和星云集合而成。在银河的东西两側各有一颗很亮的大星星,东边的那颗亮星前方有四颗闪亮的小星星,其分布呈菱形,古人觉得它很像女人织布用的梭子,所以就把这一个星星叫做织女星。而织女星的河对面也有一个很亮的大星星,在它的左右两边各有一颗闪亮的小星星,三颗星连成一条线,形似一条扁担,古人便称为扁担星,后来,人们又觉得中间那个星大而亮,更像一颗人头,头下肩膀上扛着一条扁担,扁担两头小星形似两个箩筐,便想像成一个人挑着两个粪箩筐。而挑粪筐的人只能是养牛人,便把这颗大星星称作牛郎星。这便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源头。这是我国古代先民们对星宿的崇拜,拟人化的想像,也是古人将星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农耕文化社会生活的象征。
牛郎星和织女星古代先民口耳相传数百年,从尧舜禹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见诸文字則是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大东》,这是一部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其中有这样几句,第一句是"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即河汉,天河。"监"同"鉴",即镜子。意思是"唯有那高天上灿烂的天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光”。第二句"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其中"跂",音qi,同"歧",即分叉状。″七襄",七次移动位置,古人认为星座一日移动七次。意思是"只见那分散状的织女星每天移动七次"。第三句″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睆"音huan,明亮的样子,″服"即负载,"箱"即车厢,车斗。意思是″那颗明亮的牽牛星,不能像人间的牛拉车斗"。请注意,在这里,牛郎和织女也仅为星象的名称,丝毫不具备人格化的特征。
牛郎星和织女星具备人格化的特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由秦汉到魏晋南北朝,前后长达数百年。先秦时期,牛郎星被用于指导祭祀,织女星則用来指导织造,到了汉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朴实的劳动人民才开始对牛郎织女二星产生了男耕女织的浪漫想像。赋予其神话色彩,二星开始有了塑造,二星被确定为夫妻关系大致在南北朝时期。经过文人的不断加工,充实,提炼,推出一系列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与原始想像最大区别在于,牛郎肩挑的筐子里不再是牛粪,而成了一男一女两个婴儿。
二星爱情故事的演绎剧本都大同小异。其基本故事情节是,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儿或侍女,因偷窥凡间牛郎帅气,勤劳,善良,而心生恋念,一日偷偷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妻。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当王母发觉时,二人已有一儿一女。王母大怒,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庭,牛郎便挑着两个小儿一路追向天庭,王母便拔下头上的银簪子划下一条天河,将二人永运分开。南北朝时代的任昉在《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牽牛为妻"。《后汉书天文志》中有″织女,天帝真女地"的记载。《史记天官书》中也说″织女,乃天帝外孙也"。并且在《述异记》中还记述说,织女和牛郎结婚后,贪恋男欢女爱,″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可見在早期的神话故事里,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局是悲惨的。
故事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但是,善良的华夏先民们却不忍心牛郎织女这样悲戚的结局,便又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想方设法让二星一年見一次面,以解相思之苦。天河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也不能搭建桥梁的,天規绝对不允许。于是人们又想像让人间的喜鹊去担此重任,完成人们这一美好的夙愿。喜鹊在人间是一种吉祥喜庆之物种,让它们去搭建这座桥梁成了人们的共识。经过几百年的演绎,人们约定俗成达成共识,定于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让二星在鹊桥上相会。居说,七月初七的晚上,天下的喜鹊都去了天上去搭建鹊桥,人间难见一二。可见华夏先民的善良与浪漫。衍生出鹊桥相会这样的故事情节,既维护了天庭的威严,也解了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又满足了天下人美好的心愿。由此可見,华夏先民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美好向往是多么的挚念和浪漫!由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七夕"也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东汊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桥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西晋文学家傅玄在《拟天问》中写道″七月七日,牛郎织女时会天河"。南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写道"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到了汉代,”七夕”在民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特别是到了南朝这个个节日的主題气息更加丰富浓厚,人们通过观望想像中的鹊桥相会,向牛郎织女乞巧,乞智,乞福,乞禄,乞寿,乞子,乞爱情。因此,"七夕"又被称为"七乞”节。七夕节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综上所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纯真,浪漫,曲折,动人,拨动了千千万万少男少女的心弦,因此,有人提议把农历七月初七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它比古罗马的西方情人节要早三百年。二OO六年,这个节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作者:樊振华
|总监制:董新慧
|监制:徐双伍
|校审:韩辉峰卫鹏刘希
|编辑:田小英
|图文编辑:王婷婷杨文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