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与金华,两市千年前的历史情缘,体现在“东莱”这条小路上

发布时间:2025-08-25 18:18  浏览量:27

我们习惯上用齐鲁大地来代指山东,是因为山东历史上有齐国和鲁国两个古国。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商、周,直至春秋,山东大地上还有一个莱国,它存在时间比齐国和鲁国还要早,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土著。

如今,山东大地上,有很多带“莱”字的城市和地名,比如莱州市、莱阳市、莱芜、蓬莱、莱山,还有那蜿蜒流淌的胶莱河等。

在烟台莱州市和龙口市的闹市中,各有一条名为“东莱”路的道路。

龙口市东莱路

莱州市东莱路

这些地名,都是来源于莱国。

从姜太公建立齐国开始,莱国的厄运就来了,在齐国的打击下节节败退,从潍坊一带被迫迁到烟台一带,最终被齐国所灭。今龙口的归城遗址就是东莱都城所在地。

后来,人们把莱国东迁之后的区域称为东莱,而以前的莱国区域,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潍坊那一片,被称为西莱。

即使现在,有的烟台人仍把潍坊人称为西莱子,而潍坊人把烟台、威海这边称为东莱子。

胶东历史上有个东莱郡,其范围大致涵盖今天的山东烟台、威海一带。东汉时期,东莱郡的治所在黄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龙口;曹魏时,治所迁移至掖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莱州;到隋唐时期,东莱郡更名为莱州。

这段历史,就是莱州市和龙口市,都有一条“东莱”路的原因。

当我们盯着地图,把视野跃出山东地盘之外,会发现中国其他地方带“莱”字的地名不多。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集在千里之外的金华市时,竟然会发现,这里也存在着一条名为“东莱”的道路。

金华为何也有“东莱路”呢?

如果你认为这三个城市的东莱路,仅仅是“撞名”而已,那就错了。

三条东莱路,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其背后,却有一段共同的历史渊源,这段历史,让江南的烟雨与胶东的海风,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定好了缘分。

金华的东莱路,从金华十五中,一直延伸到武义江,路名来自于吕祖谦。因为吕祖谦自号“东莱”先生,其创办的金华学派,也被后人称为“东莱”学派。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与朱熹、张栻[shì]并称“东南三贤”。

金华市东莱路

吕祖谦出身山东东莱吕氏,东莱吕氏是两宋时期的名门望族,世代在朝中担任高官,出过多名宰相,多人被封为莱国公或莱国侯,吕祖谦父亲吕大器任仓部员外郎,掌管粮食收藏、发放等事。

历史就是奇妙,冥冥之中有似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金华的东莱路因吕祖谦得名,也确实与山东的东莱地名有关联。金华市烟台市的朋友,是不是觉得这是两座城市的缘分呢?

除了“东莱路”,金华还有很多地名与吕祖谦有关,比如浙师大东部的“丽泽花园”,取名来自吕祖谦创办的丽泽书院;中山路北部的“一览亭”小巷,名字来源于吕祖谦曾经居住的地方“一览亭”。

可惜的是,随着历史变迁,除了名字之外,金华市已经找不到有关吕祖谦讲学和生活的遗迹了。

婺城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