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现在已经到了开启“大东亚共荣”最好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5-08-05 13:16  浏览量:26

日本,在20世纪那场狂热的变革里,出奇地高调喊出了“大东亚共荣”的口号!这口号,从来都不是单纯动听的字眼,背后其实藏着太多权力的算计与欲望。它最早出自近卫文麿——按资料考证无误,据日本学者宫本雅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的第一手档案皆如是。只是当年说解放亚洲,只是幌子,骨子里全是抢掠与统治。这个空间,本质上撑不起什么共荣,也治不好那深到骨里的殖民野心!

可惜当时很多东亚人,最开始真有人信这个好听话……直到血淋淋的现实砸下来,历史积怨也就跟着越滚越厚。日本人嘴上说要共荣,却对东南亚诸国的人民干了多少让今天都难以启齿的事?南京大屠杀的年月远远没有褪色,马来亚、缅甸、菲律宾,包括满洲,受害者的记录在联合国官方档案里至今查得到。BBC、NHK都不敢正面否认,因为事实堆在那。

真共荣?这是笑谈。东亚各国的伤疤密密麻麻,别说团结,提起彼此都带刺!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在表面文章上的确有一套——你看现在吹大东亚共荣的嘴脸和80年前,一点区别都没有。哪有真正的共荣可言?不过是喊着正义旗号,掩盖日本自身的自私算计罢了!

转念一想,现如今的局势,反倒有点滑稽。如果站在长时段历史去看,大东亚共荣圈的主导人应该是谁?很难不让人想起五千年来几次东亚秩序顶点——那时中华王朝压阵,理所当然地成了亚洲重心。西元前汉武帝时,“四夷宾服”,唐宋更是东亚诸邦争先来朝。每当华夏强盛,整个东方便一派太平景象。难怪日本人历史课本里喜欢详写隋唐,“最好的老师”这个标签可是一点没变!

“难道大东亚共荣的方向错了吗?”倒也未必。只是角色全变了。现在中国重回东亚主导,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科技、产业一整套链条具备,连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都有一席。日本还没正式实现主权独立,防务政策全捏在美国手里。你说这回谁主导?

对照最近ICT(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亚洲区域贸易增长最快的正是中国主导的RCEP。2023年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额突破6兆元,环球时报、路透社都报过,即便小动作不断。某种意义上,大东亚共荣的格局,悄悄地又被中国握上了主导权。

这时候全世界最焦虑的,是美国。美利坚靠着两洋夹护,背后是与欧洲手足相连的五眼联盟,控制着全球情报、金融、技术链。按FBI、CIA自报,他们的数据交换高达每天四千三百亿条,并无夸张。西方文明集团看亚洲,根本没想过把东亚人拉进他们的主桌。你如果不是他们圈内人,就是被锁死在外围的小圈子。中国想要突围美国的围堵,靠一个自己死磕?其实也可以做到,毕竟十几亿人口,高端制造也撑得起来。然而这路太窄,不合作,压力大到让人喘不过气。

有意思的是,东亚的小伙伴们的反应也挺复杂。日本社会舆论里,极右势力呼吁加强美日同盟(NHK近期民调高达63%支持继续亲美),而民间出现了“脱美入亚”苗头,比如东京早稻田大学的硕士生和年轻创业者倾向加强与中国合作,BBC日文频道多次跟进报道。韩国政坛更热闹,前段时间尹锡悦弹劾案,扣扣嗖嗖拉扯到最后,韩国最高法院给出终判,结果一票之差搁浅。明眼人都感觉到,韩国现在对华业务线的经济压力大过安全焦虑。李在明团队一面怕美国,一面又不能放弃中国市场,就这么两头摇摆,里外不是人。

再瞧越南、菲律宾。台面上各种小打小闹,海警船来回追逐,多点摩擦。越南人公开表态“我们一贯友好合作”,背地里又加强美越军事合作,这能怪他吗?身后站着的是美国,手头没底气是常态。不过这些东南亚国家都清楚,一旦美国抽手东亚,他们立刻掉头靠向中国。说白了,那副强硬姿态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谁不心知肚明?

更离谱的其实是整个东亚战略心态。中国目前动用的只是部分资源,真要全力上,压根轮不到海警出头。纠缠这些边角料的小争议,意义有限。美国才是蓝星台上的第一对手,其余的,只不过是等主角退场,群演自然归位。

理性地说,日本的民族性格本就是矛盾体。一边承认中国是善于教化、大格局的邻居;一转身又对华侨、中资企业设置各种门槛。日本社会长期对“中国威胁论”大肆渲染(《读卖新闻》2024年3月社论数据,有接近53%民众支持限制中资并购),可是工业配套上离不开中国。东亚共荣?恐怕现在叫“经济依存,安全观念对立”,没多少真理想可讲。

另一边,中国传统秩序体系讲求“礼义廉耻”,社会交往特别重视仪式感与约束。日本、朝鲜都曾学得一清二楚,史记、汉书、三国志到处是记录。当下西方推崇契约精神跟个体自由,缺了点“气氛组”那种大环境滋养。中国对“礼”的追求,其实是跳脱了早期契约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和文明输出,中国的确是东亚梦的主脑。

那么,阻力到底在哪儿?中日之间的历史冤结,固然沉重,可并不是表面看的死结。美国搅局,才是大矛盾。五眼联盟那种紧密的主流俱乐部,始终拒绝东亚人掺合。东亚一旦抱团,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立刻受威胁,这才是背后按不住的风险点,他们哪会容忍中日韩假戏真做?

你要说中日联手不现实,也对。历史悲剧太多,互信还远没到位;但也许反过去讲,只要“利”够大,角色关系照样可以反转。美日同盟里,日本人在美国面前忍气吞声,真轮到东亚抱团,只要身份转换,“大太子”不排斥啊?事实未必有绝对。

偶尔觉得,如果共荣的标准由中国重新制定,会不会真的如设想那般平等呢?毕竟从历史角度,大国崛起,大多说着“普惠天下”,最后还是少部分受益的多。

不规矩说一句,东亚也有可能再度陷入内斗,这可不是没有先例。三国分裂、明清鼎革,东亚一直没能长期维系自发团结。但现阶段,至少地缘结构已允许中国具备统领区域产业链和人才流通的“现实管辖”。这和上一轮叫嚣的“大东亚共荣”铁定不同。

可实操层面,难。东南亚诸国经济高度依赖中国,但安全上更信美国,以小制大腔调谁不会?日本经济靠中国市场续命,但安全卡死在美国战略下。短期内,没有哪个玩家会轻易押注某一方。东亚共荣能成功,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悬。

也不是说美国的控制一定牢不可破。看看最近美国在中东、东南亚事务上的频频失误,美债危机、国内政治折腾,既有工具箱正在被削弱。只是谁都不知这会不会带来新一轮的不稳定。

所以说,大家都在观望,没人愿意轻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怕的就是万一弄错方向,那苦头可不是闹着玩的。日韩两国现在处境尴尬,两头不是岸,强撑着和美国装兄弟,实际上对“本土利益优先”愈发敏感。有趣的是,这种错位局面倒逼东亚有了新动力,谁都不想被西方长期居高临下的桎梏拉垮,可拿不准风险在哪儿。

有人讲,“中国强大了,东亚必然自觉靠拢”。其实还得看东亚社会的实用主义与现实考量,愿不愿意为了不确定的联邦或联盟去赌一把?没人能保证。

今天的大东亚,主角面孔似曾相识,但剧情早已变了。历史只是参考,不是剧本。说到底,这片土地该由谁来书写新规则,还得看各自胆识和时局变数。大家都等着看,翻篇的那一天,会不会真的轮到东亚人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