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1+4+N”:大东肉牛产业发展的“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5 10:45  浏览量:23

自2022年启动肉牛养殖产业以来,大东乡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与实践,确立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即在稳固传统烤烟产业基本盘的同时,以五年为期,集中力量发展集群化肉牛产业,聚焦主题、育强产业、打响品牌。通过创新构建“1+4+N”现代化产业布局,该乡成功织就“一乡一产”产业链,推动肉牛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乡见大东·云岭牧歌”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日益提升。

“1+4+N”这一创新布局的核心是:在合作联社的统一运营管理下,着力打造1套符合大东乡情的高原特色肉牛养殖标准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推进优质肉牛扩繁育肥、饲养管理技术推广、产业保障体系建设、市场终端销售布局四大核心板块,形成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联动 N 个技术养殖大户及广大农户协同发展,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合力。

在优质肉牛扩繁育肥方面,规模与效益实现双提升。通过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和基础母牛委托代养项目,显著促进了肉牛种群的优质增量。严把产业源头“种子关”,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种公牛及优质冻精补助,并与专业种牛育种公司深度合作,持续推进冻精改良、技术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筑牢了“好种育好牛”的根基。同时,通过村集体经济持续投入,开展短期集中育肥,有效带动了农户和集体双增收,实现了集体经济从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

在饲养管理技术优化升级方面,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大力推进设施现代化,完成大量标准化牛圈和化粪池建设,既提升了养殖效率,也促进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针对养殖成本核心环节,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产业,推广种植青贮玉米、黑麦草、皇竹草等数百亩,并发放浓缩饲料及青贮收储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不断优化饲料配比与科学投喂方式,持续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转化率,从技术上要效益。

在产业保障体系构建方面,风险防控屏障更加坚实。注重人才培养,组织开展针对规模养殖户的兽医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常见病防治知识,有效降低了因疫病导致的养殖成本。成立乡级动物防疫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起有效的疫病防控网络,保障了产业质量安全底线。同时,积极推广肉牛养殖保险,为广大养殖户系上“保险带”,增强了产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在市场终端销售与品牌建设方面,多点布局初显成效。紧紧围绕“一乡一产”发展思路,以城区直营店为前沿阵地,强力推动“大东牛肉”出村进城,走向更广阔市场。截至2025年8月,已累计实现屠宰销售肉牛34头,销售收入达56万元。销售渠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通过机关食堂定向供应、社区直供惠民、与餐饮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及举办品牌推广活动等多种方式,不仅稳定了销路,更大幅提升了“乡见大东·云岭牧歌”品牌的市场曝光度和影响力。

如今,大东乡的肉牛产业正沿着“1+4+N”的规划蓝图稳步前行,一条从育种、养殖、技术保障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日趋成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而持续的动能。

记者:尹志伟 来源:大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