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7亿新地标,全面开工!沈阳对修建公园到底有多执着?
发布时间:2025-08-12 07:38 浏览量:3
热度堪比修路,现在沈阳除了修路能频繁引起大家激烈讨论外,各大公园的新建改造工程也没少给各位网友带来“惊喜”。
尤其是今年沈阳重点提及要推进6座综合公园的新建与改造,在这波"公园修建改造潮"中,大东区的东湖公园堪称"顶流"——从规划公示到施工动态,每个环节都能在社交媒体掀起讨论风暴。
终于开工,东湖公园引爆全民期待
其实从2021年大东区传出要对辉山水库进行治理提升时,东湖公园就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日常讨论的热门话题。说了这么多年大家也都不陌生了,直到前不久工地上挖掘机的轰鸣声取代了往日黄土上的一片寂静,才让居民们有了“实感”,这个“生态引擎”终于来真格了。
那么,为什么说它是全新的生态绿肺、生态引擎呢?
首先就该公园一期工程的占地面积来看,超24万平方米,具象化对比一下沈阳的青年公园占地面积约为29万平方米,也就是说一期工程就已经快赶上一个青年公园了,全部建成后估计得有两个青年公园那么大。
在占地面积上就赶超了市内多个老牌公园,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生态功能的全面升级,根据官方的定位和说法来看,公园主要包括景观提升、水利工程及生态修复三部分内容,打造城市“双核”生态引擎,通过对东湖水域进行生态修复,打造“生态蓝核”,通过营建大面积森林,打造“生态绿核”。
直白点说就是“修湖种树”,在保留原有自然风貌的同时,在这片区域内植入绿植,修复湿地,进行生态升级;同时配置文化景观,像雕塑、亭台阁楼等,增添亲子活动区等运动空间,为大家提供一个丰富多元的生态休闲场所。
“王牌公园”来袭,带飞整个望花板块
对于整个大东区而言,东湖公园的修建将进一步改写区域内生态格局。作为沈阳城区内稀缺的大型滨水绿地,它不仅填补了大东区缺乏综合性生态公园的空白,更通过“蓝绿双核”的规划设计串联起城市生态脉络。
以生态赋能城市更新,既能提升周边沿线土地价值,又能为大东汽车城产业板块提供配套升级的支点,当前区域内也吸引了华润置地、大悦城控股、保利发展、招商蛇口、旭辉、龙湖等一众优秀品牌房企。
在生活环境和居住品质的双重提升下,望花也成了沈城北部楼市的热点板块,像区域内大悦·东湖印象、招商璀璨映澜、旭辉·东昱城等今年亮相的项目也都正值热销当中。
前不久,区域官方账号还发布消息表示“大东区区长刘大威会见招商蛇口东北公司总经理邹优胜一行”,针对望花片区地块、拟选址地块规划思路交流及落地模式磋商三大核心议题进行讨论,接下来大东区也将与招商蛇口强化协同联动,紧盯项目推进关键节点,力促合作尽快落地见效。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实现政企共赢,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态赋能城市,公园成区域价值“加速器”
同时,三季度大东区也提到要全面加快东湖公园、二〇四历史文化片区、望花CBD一期的建设,推动东中街、万泉公园“十一”焕新亮相,沐里水荟综合体三季度建成运营等等。
本质上来看这些重点工程都在重构着区域的价值体系,无论是自然生态的规划建设,还是沉浸式商业的打造,始终在回答同一个命题,“如何让城市更加宜居。”
在这种生态赋能的发展模式下,区域也将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以优质生态基底吸引更多品牌房企的聚集,用品质住区的建设带动人口导入。人口的聚集又能为区域商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提供足够的支撑。
正如望花板块的实践所示,当生态价值、居住价值与产业价值形成共振时,区域发展自然能够形成合力,迸发出全新的引擎。
未来随着望花CBD、二〇四历史文化片区等项目的落地,大东区也有望打造出沈阳城市更新的样板,在这里传统历史文化记忆、现代产业动能与绿色生态基底也将实现有机统一,最终实现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