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白鹭、绿头鸭……哈尔滨市放飞多只珍稀鸟类
发布时间:2025-08-08 22:28 浏览量:1
碧水蓝天之间,东方白鹳展翅盘旋,仿佛在向冰城人道谢……8日,哈市林草局在金河湾湿地公园举行“重返自然·和谐共生”野生鸟类放归活动,被热心市民、专家精心救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7只水鸟于当日放归自然、重返蓝天。
同一区域2天内
发现2只“鸟中大熊猫”
“近一个月的康复过程中,跟我们都有感情了,这是不愿意离开啊!”放归活动现场记者看到,笼舍打开后,东方白鹳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缓缓走出,展开翅膀久久不愿离去,仿佛在对救助它们的人表达感谢。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级),全球种群数量约9000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说起这次放飞的两只东方白鹳,哈市林草局科研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哈尔滨依托湿地资源和跨区域保护机制,已成为东方白鹳重要的迁徙通道与栖息地,此次放飞的2只东方白鹳就是在迁徙期间发现的。
7月7日10时,哈市林草局科研中心接到双城区林草局通报称,一位市民在野外发现一只无法正常飞行的东方白鹳。该中心立即指派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简单处置后将东方白鹳安全转运回科研中心救治。次日,又有人在同一区域发现了另一只东方白鹳,该中心又以同样的方式将其救回。后经医疗团队分析,两只东方白鹳均为农药中毒,随即采取皮下注射阿托品以缓解中毒症状,同时补充复方电解质溶液,并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抗氧化治疗。经过几天的系统治疗,两只东方白鹳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逐渐恢复少量自主进食行为。
近一个月的康复期中,两只东方白鹳分别被安置在50平方米的独立笼舍内,工作人员每日更换清洁饮水和投喂鲜活小鲫鱼,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定期消毒笼舍环境。经过系统康复训练,目前两只东方白鹳的飞行能力、自主觅食能力和野外适应性均达到野外放飞标准,经综合评估确认可放归自然。此次科研中心选择湿地浅滩作为放飞点,是因为这里不仅食物丰富,还能为初返自然的东方白鹳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
热心市民捡到鸟蛋
科研中心孵出绿头鸭
市民捡到鸟蛋,科研中心孵出绿头鸭;白鹭被困暴雨中,好心人及时救助……此次放归活动中,被冰城市民救助的5只珍贵水鸟也一同被放飞,它们也同样感受到了哈尔滨人的善意。
放归现场,2只绿头鸭摇头晃脑地从笼舍中走出,憨态可掬。科研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从鸟蛋到孵化成型,他们养育了一年多,放归时还有些不舍:“去年5月有市民送来两枚鸟蛋,后来我们成功孵化并进行了人工饲养。去年秋天,绿头鸭的飞行能力不足,未能南迁。今年5月经野化训练后已达到野外放飞标准,今天将它们送归大自然。”
2只夜鹭也于当日重回大自然的怀抱,它们是今年6月上旬被冰城市民救助的,发现时已奄奄一息,后经过救治和康复饲养,现已恢复飞行和觅食能力。
今年7月17日晚,有市民在暴雨中发现了一只因体力不支无法飞行的白鹭。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养护,白鹭的体能已完全恢复。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于当日展翅翱翔飞上蓝天。
40余种珍禽驻留冰城
成为珍稀濒危物种迁徙通道
此次活动展现了哈市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专家表示,本次放归活动选址金河湾湿地公园,是因为该区域在生态环境和鸟类保护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金河湾湿地公园作为松花江流域的重要湿地,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东方白鹳等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园区内水域、滩涂、林地等多种生境类型交错分布,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这里还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近年来观测到包括东方白鹳、白鹭等40余种珍禽在此驻留,这些优势使金河湾湿地公园成为众多珍稀鸟类理想的放归地点。而哈尔滨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也为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重要的迁徙通道。
哈尔滨湿地修复成效显著
夏季留鸟种类增长约35%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暖心救护展现了冰城人的友爱和善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哈尔滨湿地修复成效显著,夏季留鸟种类增长约35%。
据科研人员介绍,我国是东方白鹳的主要栖息地,而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两大东方白鹳繁殖区之一,通过30年人工招引工程,累计繁育2667只幼鸟,占全球种群近1/4。哈尔滨近年来湿地修复成效显著,松花江季节性水文变化形成的浅滩区,为东方白鹳等鸟类提供了理想的觅食环境。而方正蚂蚁河三角洲作为重要的迁徙补给站,年途经候鸟数量达12万只,其中东方白鹳约6500只。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张立;摄影: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