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德州②丨城市更新,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5-08-08 18:53  浏览量:1

编者按:今年上半年,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行动指南,紧扣全市发展大局,在住房保障、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责主业上精准发力,争创全国出圈出彩工作11项,打造全省典型亮点工作19项,用一项项落地见效的工作,让“宜居”“安居”从民生期盼变成了群众可感可知的生活实景。7月30日起,大众网德州频道推出“住在德州”系列报道,通过镜头与文字,全景展现住建工作如何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生活更有质感,让每一位市民在居住环境的改善中收获幸福感。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赵静 姚淑心 德州报道

“二百亩要改建成商业综合体了!”

如果问2025年德州城建计划中哪些项目最值得期待,“二百亩·邻里汇”商业综合体项目必是其中之一。

二百亩邻里汇项目在东地路与天衢中路交汇处,曾经是十三局北区东地块闲置多年的老厂区,这里路网通达,配套齐全,三公里内常住人口84万,近可覆盖周边三所高校,远可触达到河北周边县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德城区核心地段之一,附近居民俗称这里为“二百亩”。

“老厂区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主要包括1栋办公楼、1栋教学楼、7栋单身员工宿舍和部分厂房仓库。近几年随着企业发展,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而这里的设施老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便被闲置。”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年底,集团决定盘活这块国有资产,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区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带动市民消费,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经调研论证,拟依托北区东院现有的办公楼、老旧厂房、宿舍楼等建筑及厂区空间,改建为集购物、住宿、餐饮、娱乐、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二百亩·邻里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项目得到了德州市人民政府及各级部门的支持,被纳入2025年中心城区城建计划大东关片区城市更新项目重点推进。

“办事顺畅是最大感受。”二百亩(德州)民俗文化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刘文成感慨道。半年来,无论是项目早期因土地性质、权属较为复杂,导致规划手续办理难度极大,得到了市领导和市、区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共同分析研判,为其解决报规主体、用地退线、配套费用减免等具体事宜;还是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街道提前做好配套设施统筹谋划,积极与水、电、气专营单位对接搭桥,同时街道出资40余万元,用于支持园区天衢路开口道路建设等,都给项目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目前,厂区拆除工作已完成,项目也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计划的原始楼体加固及室内修饰工作,已完成60%,室外配套已完成建设。刘文成介绍,项目将保留原本保护较好的办公楼、宿舍楼,进行加固修缮,用于教培、民宿等功能;同时拆除老旧厂房,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以“更新与新生”“街巷+院子”为核心设计理念,在保留红砖厂房肌理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钢架及玻璃幕墙等艺术装置,重塑城市封面。项目建成后,业态涵盖特色餐饮、酒吧娱乐、潮玩运动、非遗文创、教育培训、民宿酒店、社区服务等,聚焦全龄客群,旨在打造一座集餐饮购物、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智慧生态于一体的时尚街区,为市民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生活圈。

“这一带居民密集,但缺少像样的商业配套,以后逛街吃饭再也不用跑远了!”附近居民陈阿姨充满期待。

“我们以中央政策为纲,通过‘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聚焦民生短板,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升级市政基础设施,加强智慧化管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需求。”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赵静说。

近年来,德州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积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探索建立“1+N”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市29个城市更新片区全面开工建设,经验做法获省住建厅推广;中心城区142个项目开复工115个,完成投资140.2亿元,雨洪资源利用、市儿童福利院、三八路下穿京沪铁路等项目稳步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累计建成海绵城市237.11平方公里,改造供水供热燃气管网219.91公里,提标改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9座,全面提升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能力;中心城区15个社区已分别开展15分钟、5分钟社区生活圈示范建设试点,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社区生活圈建设全覆盖,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社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