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天津卫的她踩着同胞尸骨给日军当走狗,最终下场大快人心!

发布时间:2025-07-30 18:23  浏览量:1

“这女人比鬼子还狠!”

1938年的天津卫,老百姓茶余饭后总咬着牙提起一个名字——金翠娥。

她穿最贵的旗袍,戴最粗的金链子,身后永远跟着两个挎枪的日本兵。街坊们远远看见那抹妖艳的玫红色身影,要么扭头就跑,要么狠狠往地上啐一口:“呸!汉奸养的母狗!”

那年头的天津,日军刺刀下的“东亚商会”正疯狂掠夺华北物资。而站在台前的,正是金翠娥的丈夫王敬之——这个留过洋、会说日语的“精英”,早把“精忠报国”忘得一干二净,甘当日军经济侵略的急先锋。

从绸缎庄老板娘到“汉奸教母”

谁能想到?这个逼得同胞家破人亡的女人,曾经也是个拨着算盘、笑脸迎客的绸缎庄老板娘。转折点就在1938年春天,日军一纸“棉布征用令”砸下来。

那天,几个绸缎庄老板跪在王家院子里哭求:“王会长,存货被收走我们全家都得饿死啊!”屏风后的金翠娥却嗤笑一声,转头对丈夫说了句改变她一生的话:“现在给日本人当狗,都比做中国人富贵!”

第二天,她亲自带着日军踹开周记绸缎庄的大门。当周老板颤抖着护住账本时,她竟阴笑着威胁:“你儿子在北平辅仁大学吧?信不信我让皇军明天就‘请’他喝茶?”——这一招,后来成了她迫害同胞的“杀手锏”。

鞭子抽同胞,馒头喂狼狗

日军很快发现,这女人比他们还会折腾中国人。让她管理军服缝制工场后,三十多个逃难妇女掉进了人间地狱。

工场角落里,18岁的绣娘阿香偷偷藏了半块窝头给孩子,被金翠娥的鞭子抽得皮开肉绽。“贱骨头!”她一脚踹翻哭喊的孩子,转头却把克扣的口粮拌进日军狼狗的食盆。街坊刘婶回忆:“那狗吃得比工人还好,见她摇尾巴比见亲娘还亲!”

最令人发指的是,她竟把反抗的工人女儿塞进日军慰安所“以儆效尤”。当孩子母亲磕头磕得满地是血时,她翘着二郎腿说:“现在知道求我了?当初硬气给谁看?”

和服加身,认贼作父

随着权力膨胀,金翠娥彻底撕下伪装。1943年的“中日亲善大会”上,她穿着樱花纹和服,用蹩脚日语高喊“大东亚共荣万岁”。台下中国商人气得发抖,她却得意洋洋对日军军官说:“这些支那人,不管教不成器!”

讽刺的是,她爷爷曾是甲午战争老兵,父亲教她写的第一个毛笔字就是“国”。而今,她却在日军酒会上,用这双手给屠杀同胞的刽子手敬酒。

审判日:旗袍撕裂时,全城在欢呼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像炸雷般劈进王家。金翠娥收拾细软的手突然僵住——满箱金镯子哐当砸在地上。

五天后,她在逃跑时被曾经欺压过的妇女们堵在巷子里。撕心裂肺的哭骂中,有人扯烂了她最爱的旗袍,有人抓着她头发往墙上撞。那个被她抢走窝头的阿香,抱着孩子冲她脸上啐了一口:“你也有今天!”

1946年刑场上,这对汉奸夫妻跪着听完判决。子弹穿透后脑勺那一刻,围观群众爆发出震天喝彩。有人发现,金翠娥至死都戴着从同胞那里抢来的翡翠耳环……

80多年后的今天,天津档案馆仍保存着对她的判决书。泛黄纸页上的每一个字,都在提醒我们:有些膝盖,跪下去就再也站不起来;有些富贵,沾着血永远洗不干净!

据战后统计,仅金翠娥经手的物资就造成天津37家商铺破产,132名妇女遭受非人虐待。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民族永不能忘的伤痛。

看完这个故事,你还觉得“汉奸”只是历史书上的两个字吗?如果活在当年,你会是那个挺身而出的周老板,还是沉默的大多数?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