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利生鲜八家子暂时先不搬了!

发布时间:2025-05-22 06:28  浏览量:4

5月20日,沈阳地利突然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与东北冷鲜港(毅都集团)的经营合作洽谈,这一决定与此前双方的战略合作规划形成强烈反差,引发网络热议。

根据今年1月地利集团副董事长栾元伟在年会上的表态,双方曾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一年半内将沈阳八家子果品批发市场(即沈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整体搬迁至浑南东路的东北冷鲜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并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

然而,此次合作终止意味着八家子市场的搬迁计划可能面临重大变数。

合作终止的背景与潜在原因

1、搬迁进展迟缓与冷鲜港的竞争性扩张

尽管栾元伟曾明确搬迁时间表,但截至2025年5月,八家子市场仍未见实质性搬迁动作。与此同时,东北冷鲜港在5月初高调宣布启动蔬菜副食交易区招商,推出“0元入驻”等优惠政策,直接切入沈阳地利原本的蔬菜批发业务领域。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冷鲜港从“合作方”转向“竞争对手”的信号。分析认为,冷鲜港的业务扩张可能削弱了双方合作的必要性,甚至引发利益冲突。

2、市场定位与经营模式的分歧

沈阳地利以水果蔬菜批发为核心业务,而东北冷鲜港则依托其冷链物流优势,逐步构建覆盖海鲜、水果、蔬菜的全品类生鲜交易平台。冷鲜港此次招商主打“专项扶持+低成本”,试图通过规模化运营挤压传统批发市场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与地利集团以“进门费”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存在本质差异,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破裂的深层原因。

3、资本运作与战略调整

从资本层面看,地利集团近年频繁进行业务整合与并购(如2018年栾元伟离任、戴彬接任管理层,以及2019年并购家辉生鲜等动作),其战略重心逐渐向全产业链布局倾斜。而东北冷鲜港背后有毅都集团及外资资本支持(如黑石曾牵头投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双方可能在资源分配和控股权上存在分歧。

未来竞争格局的潜在影响

1、对沈阳地利的影响

搬迁计划的搁置可能加剧八家子市场的经营困境。该市场长期受交通拥堵困扰,若无法通过搬迁实现硬件升级,其客户流失风险或将上升。此外,冷鲜港的“0元入驻”政策可能吸引部分商户转移,直接冲击地利的市场份额。

2、对东北冷鲜港的挑战

冷鲜港虽在硬件设施上占据优势,但其地理位置远离市区,可能面临终端配送成本高的问题。此外,东北冷鲜港的管理手段需要加强,蔬菜副食领域需要更密集的本地化供应链支持,短期内能否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尚存疑问。

3、行业整合与政策变量

沈阳市政府近年来稳步推动城市空间更新与产业升级,八家子地块的释放可能被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如新建公园或商业地产项目)。若政策层面介入协调,或为八家子搬迁提供新的契机。

此次合作终止标志着沈阳生鲜批发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针对沈阳地利与东北冷鲜港的博弈竞争,如何平衡资源整合、成本控制与商户利益,将成为破局关键。而政策导向与资本动向的交互作用,将进一步影响这场“冷链之战”的最终结局。

有分析认为,双方终止合作后,若沈阳地利仍有意推动搬迁,或可寻求大东区的支持——例如由大东区出面协调,在前进、王家沟等交通便利区域另择地块新建现代化交易中心。此举既能规避与冷鲜港的直接竞争,又可借助政府资源解决土地审批与基建配套问题。但这一方案需权衡时间成本与资金投入,且可能面临商户因位置改变而抵触搬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