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付尚峰:数据海洋中的“云”探长

发布时间:2025-07-24 19:40  浏览量:1

“刑侦工作是打击罪犯的拳头,我们只有用最短的时间破案,才能让辖区的群众感受到平安。”看似瘦弱的付尚峰,话语中透着坚定。

在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侦查中心办公室,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数块显示屏上几十个监控画面同时闪烁。眉头紧锁的付尚峰盯着其中一个模糊的身影突然按下暂停键:“就是他!”一起困扰多日的盗窃案就此打开突破口。

这就是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付尚峰的工作场景。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付尚峰始终坚守在刑侦岗位,他带领团队通过屏幕上的蛛丝马迹锁定罪犯,用键盘鼠标代替武器,在网络战场屡建奇功,曾多次荣获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业务标兵和破案能手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从初出茅庐到行家里手

“小时候喜欢看警察题材的电视剧,觉得侦查破案的刑警特别威风!”18岁那年,怀揣着儿时梦想的付尚峰考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毕业后如愿分配到刑侦岗位工作。

刚参加工作的付尚峰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队里只要有案件,他都主动参与侦办,希望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刑警队大显身手。然而犯罪分子的狡猾和作案手法的层出不穷,让他多次陷入困境。骨子里从不服输的付尚峰决定从案卷和实践中找寻答案,他反复复盘已破获案件的侦破过程,向老同志请教案件重点疑难问题,并将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结合起来,熟练掌握破案的系统工具和专业设备。慢慢地,他从一个警营“小白”逐渐成长为挖掘案件侦破线索,指导侦破方向的业务骨干。

去年,辖区商场发生一起盗窃案件,付尚峰到达现场后进行了勘察,通过调取商场视频监控资料反复分析,一名女性引起了他的注意。“嫌疑人乔装打扮过,头上的长发是假的,应该是个男的。”他迅速将研判确定的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可能逃跑的方向等信息反馈给侦查民警。作案不到48小时就被民警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李某很惊讶:“我伪装成女的,还是被你们看出了破绽,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

“他的手法娴熟,反侦查能力强,并非初犯,应该还涉及其他案件。”李某归案后,付尚峰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其行踪进行研判,一举带破河南商丘、安徽阜阳涉嫌盗窃保险柜案件6起。

让每个民警都成为数据尖兵

“一枝独秀不是春。”付尚峰深知,公安工作必须依托团队力量,形成打击合力。2020年10月,付尚峰开始分管刑事犯罪合成研判中心,主要负责案件线索研判,指导业务大队和派出所案件线索落地办理。为了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年轻、有冲劲的优势,付尚峰带领大家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组织民警讨论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集思广益、大胆创新,使合成作战成为基层刑事打击工作新的增长点。

在付尚峰的带领下,合成研判中心锻造出一支配合默契、能征善战的数据尖兵队伍。2024年5月,辖区某小区35件高档白酒被盗,合成研判中心民辅警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与派出所形成作战合力,不仅快速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协助专案组48小时内抓获主犯2人,更通过深挖细查,一举打掉了10人的职业犯罪团伙,实现了全链条打击。

2020年以来,团队通过这种“数据引领、合成作战”的工作机制,已累计串并破获跨区域系列案件60余起,打掉各类犯罪团伙数十个,追回赃款赃物价值3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从传统侦查模式向现代数据作战模式的转型升级,让大数据在公安实战中发挥了强大威力,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72 小时快侦快破为民生小案助力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这是付尚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实现“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工作目标,付尚峰结合辖区实际,以“大合成”工作机制为依托,把涉及民生的侵财类案件放在侦破的突出位置,制定了侦查中心刑事案件快侦快破的十项工作流程。一经实践,效果明显。

2020年11月8日凌晨,4家门面商店发生被盗案,分局立即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付尚峰依托监控视频资料和案发现场的相关证据进行研判,迅速确定该系列盗窃案件是两名年轻男子所为,并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发现这两人已于案发当日逃至辽宁老家。民警迅速赶赴辽宁实施抓捕,因嫌疑人行踪不定,抓捕小组先后奔赴沈阳市铁西区、大东区、沈北区以及本溪市等地进行摸排。最终于11月14日凌晨将嫌疑人吕某鹏、张某江抓获归案。经讯问,两人对在郑州实施盗窃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专案组通过深挖彻查,一举带破50余起盗窃案件。

“你是真神了!一句话就给我们找到了侦查方向!”抓捕民警把嫌疑人押解回郑州后,对付尚峰伸出了大拇指。平时不苟言笑的他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就是为大家侦查破案服务的。”

与自己竞争,与时间赛跑。每个深夜,付尚峰依然守在屏幕前,在数据的海洋里探寻真相、执着前行,用智慧和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刑警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