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200元/月,你也可以住很好 ?
发布时间:2025-07-22 15:59 浏览量:1
7月10日,《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十年沈阳要建成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吸引更多人口流入的目标。那么,让人们住得安心、住得舒心是实现发展的重要基础。
190元/月起 给更多人一个安稳的家
7月8日,沈阳2025年第一批公租房摇号结果出炉,1027户家庭通过摇号拿到了房源。这次配租的房子来自赤山阳光园、洪汇园等6个项目,单室每月租金最低190元,双室最高也不超过1006元,面积从35平方米到80平方米不等,能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而且分布在大东、于洪、沈北等多个区域,生活、通勤都方便。
沈阳的公租房政策从2019年开始实施,一直坚持着“该保的都能保上”的原则。在租金方面,参考同地段市场价的70%,最低的只到30%。同时申请也方便,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都能通过“辽事通APP”在线申请,系统会自动核查房产、社保等11类信息,全程线上就能办完,方便快捷。
(图片源于网络)
更贴心的是,企业还能批量申请公租房当集体宿舍,帮产业工人解决临时住房问题。目前沈阳已经筹集了8.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5万套已经投入使用。这和《行动纲要》里“打造先进制造中心”的目标正好呼应,工人住得近、住得稳,企业用工更有保障,产业发展也更有底气。比如中德园的企业,不少工人就住附近的公租房,上班方便,生活成本也低,大家留下来的意愿自然更高。
人才住房不断升级,从“住下来”到“扎下根”
这两年,沈阳的人才住房政策改了三次,慢慢形成了“找工作时能落脚、留下来能安居、扎下根能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住房保障服务得更加精准。
刚毕业来沈阳找工作的学生,人才驿站由之前的免费7天居住延长至了15天,如果后续决定留下来发展,23个人才公寓项目的精装房可供大家选择,A类人才每月能领3000元轮候补贴,普通人才也能享受到50%的租金补贴。
如果想要买房的话,政策支持得就更实在了。2024年的“兴沈英才计划”里,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第一次买房,分别能拿到7万、4万、2万元补贴、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能到普通职工的4倍。在今年的“博士沈阳行”活动中,15家房企的多个还提供了专属折扣,再加上首付15%、契税减免这些政策,博士买套房最多能省40万。
目前,沈阳已经认定了32个人才公寓项目,都能实现“拎包入住”,还有共享厨房、城市书屋这些公共空间,不光能住,还方便交流、学习,慢慢形成了有活力的社区氛围。这和《行动纲要》里“建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相也更为匹配,让人才住得舒服,才能静下心来搞研究、做事业。
7000元/㎡的精装房
给新市民一个低成本选择
最近,和平区逸居程城这个项目备受大家关注。它是由原来的恒大世界城改造的人才住房,位置在一环核心区,离地铁2号线、4号线都近,旁边就是南京一校、126中学,目前精装房均价8500元/㎡,比周边二手房低了40%还多。
作为“政府回购型”人才住房,如果想买房有如下几个条件:名下没房、交够半年社保。住满5年,要是不想继续持有,政府会按折旧回购,每年折损大概2万,但算下来实际居住成本比同地段租房还低。
这种“先租后买、租买都方便”的模式,既盘活了存量房源,又给新市民提供了低成本安居的选择,也为解决“房价高不好留住人才”的难题提供了一个沈阳思路。
沈阳的住房保障,不止公租房和人才住房,正慢慢形成多层次的体系。今年计划再收购5000套存量商品房当保租房,重点放在中德园、浑南科技城这些产业集中的地方,让上班的人就近有房住。
如今的沈阳,正用实实在在的住房政策回应着人们的期待。从每月190元的公租房,到7000元/㎡的人才住房,再到不断完善的配套服务,这里,正努力让每个奋斗者都能住得安稳、活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