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手握105万大军,当他听闻日本投降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20 18:08  浏览量:1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这场持续多年的侵略战争终于画上句号。

可手握105万大军的冈村宁次,面对这个消息,却有着令人咋舌的反应,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1884年,冈村宁次出生于日本东京。自幼接受军事教育的他,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到陆军大学,一步步为侵略行径做准备。

日俄战争中,他初尝战争的“滋味”,也开启了罪恶的开端。

一战后,他赴欧美考察,与少壮派军官结成“三杰盟约”,妄图革新日本陆军,实际上是为日后的侵略扩张奠定基础。

1923年,他担任上海驻华武官,从此长期在中国从事间谍和侵略活动,成为中国人民的死敌。

“济南惨案”中,他擅自扣押北伐军士兵,参与攻击中国驻军营地,无数中国同胞倒在血泊中,济南城陷入一片哀号。

1932年“一二八事变”,他作为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指挥侵略上海的战争,战后升任陆军少将,给上海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随后,他又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疯狂围剿东北抗日义勇军,使无数义勇军战士牺牲,东北大地被血腥笼罩。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冈村宁次历任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等职,指挥日军在华北地区进行“扫荡”作战,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无数村庄被焚毁,百姓被屠杀,妇女被凌辱,他的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为配合日军在太平洋的作战,发动河南作战,占领郑州和洛阳,让中原大地陷入战火。

1944年,他转任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相继攻占广西桂林、柳州、南宁等地,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同年11月,他就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指挥除中国台湾和东北之外的全部侵华日军,妄图实现其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美梦。

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转变,日本败局已定。

8月10日,冈村宁次首次从敌方广播中听到日本将要投降的消息,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他看来,自己率领的军队仍有“一战之力”,伪满洲国以及中国大陆占领地未被完全波及,且在投降前的几场会战中日军还取得了胜利,他还妄图凭借手中的105万大军继续负隅顽抗。

8月15日,当日本天皇投降诏书传来,冈村宁次觉得这对他的“百胜之师”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但他仍不死心,当日就急电东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请代上奏天皇,要求继续作战,“应排除屈辱之和平,坚决将战争进行到底” 。

他在率总司令部全体官兵收听了天皇诏书后,当场含泪向总司令部人员作训示,声称“派遣军拥有百万大军,且连战连胜……以如此优势之军队而由软弱之重庆军解除武装,实为不应有之事” 。

随后的两天,他连续向陆军大臣及参谋总长提出继续作战的请求,企图扭转败局。

然而,日本投降是大势所趋,他的请求未被批准。即便如此,冈村宁次还是贼心不死。

此时,蒋介石妄图发动内战,看中了冈村宁次丰富的“剿共”经验,想利用他来削弱共产党势力。于是,冈村宁次与蒋介石一拍即合。

何应钦代表蒋介石与冈村宁次秘密接触,不仅在受降仪式上对冈村宁次表现出特殊“关照”,还给予日本俘虏优厚待遇。

此后,冈村宁次以“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和“联络班长”等名义,被软禁在南京,实则充当蒋介石的秘密军事顾问,帮助蒋介石筹备内战。

1948年,在舆论压力下,国民党当局将冈村宁次解往上海候审,但不久就以“保外就医”名义将他监视居住于秘密住所。

1949年1月26日,更荒唐的一幕发生了,冈村宁次竟被当庭宣布“无罪释放”,这一判决让全国人民愤怒不已。

中共中央通过新华社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这一行为。

代总统李宗仁下令重新逮捕冈村宁次,可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却扣压命令不发,还安排冈村宁次搭乘美国轮船回国。

就这样,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战犯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日本投降,本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时刻,可冈村宁次的种种反应,以及他与蒋介石之间的勾结,实在令人发指。

冈村宁次妄图凭借武力继续侵略,在失败后又与蒋介石狼狈为奸,逃脱审判。

而蒋介石为了一己私利,不顾民族大义,庇护战犯,这种行为也遭到了历史的唾弃。

他们的所作所为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警惕战争的重演,绝不能让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被遗忘,更不能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