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司宪太郎:在上海嘉定投降的日军第六十九师团步兵第60旅团长
发布时间:2025-07-14 03:02 浏览量:1
侵华日军将领国司宪太郎少将,曾以近卫师团兵器部长和近卫步兵第4联队长参加了进攻马来半岛、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岛等地作战,晋升陆军少将以后,又以日本关东军第六军兵器部长和第六十九师团步兵第60旅团长参加了侵华战争,日本战败投降后,率领所部官兵在上海嘉定缴械投降。
国司宪太郎
国司宪太郎(1891—1972)是日本山口县人,1891年9月13日出生,1912年5月28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步兵科,与麦仓俊三郎、岩永汪、堤不夹贵、小林浅三郎、澄田赉四郎、秦彦三郎、铃木宗作、中泽三夫、土桥勇逸、沼田多稼藏、长野祐一郎、上村干男、西山福太郎、细川忠康、小松崎力雄、服部晓太郎、河边虎四郎、横山静雄、竹内安守等人同学,同年12月24日晋升步兵少尉,此后不曾考入陆军大学校。
国司宪太郎早期经历不详,1939年3月9日晋升步兵大佐,1941年3月20日出任近卫师团兵器部长,负责武器装备的配发和补给等事宜,其时师团长为饭田祥二郎中将,参谋长为西大条胖大佐,近卫师团是日本常备甲种师团之一,也是日本天皇的御林军,主要担任警卫皇宫安全保卫任务,中国军迷所熟悉的林铣十郎、朝香宫鸠彦王、香月清司、西尾寿造、武藤章等人也都曾担任过近卫师团长。
日本制造的机枪
1941年6月28日,由西村琢磨继任近卫师团长,其参谋长为今井龟次郎大佐,与此同时,近卫师团被编入了日军第二十五军作战序列,该军是为实施“南进计划”而组建的,隶属于日本南方军管辖,主要作战任务是进攻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等地,该军司令部设在中国海南岛三亚港。
1941年12月4日,日军第二十五军司令官山下奉文率领该军所属部队,从三亚港出发,在日本海军舰队护送下向马来半岛驰去,12月8日零时抵达马来半岛外围,零时3时大批日军涉水上岸攻击前进,山下奉文采取了中央突破快速机动战术,迅速冲破英军防线向纵深发展,并攻击英军侧翼甚至是后方,致使英军精心布置的重点防御战线,根本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卫师团参加了进攻马来半岛的一系列登陆作战,其中该师团近卫步兵第2旅团近卫步兵第3联队被配备了大量自行车,组成“银轮”部队快速突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而这些都是兵器部长国司宪太郎的“杰作”,尽管“银轮”部队战果显著,但自身伤亡也是非常大的。
日军自行车部队
1942年1月2日,国司宪太郎接替正木宣仪大佐改任近卫师团第2旅团近卫步兵第4联队长,同年1月31日,近卫师团与第五师团等部队协同进攻了新加坡,并于2月11日向英军空投了“劝降书”,当时日军因连续作战已经相当疲惫,但山下奉文还是命令部队乘胜追击,最终迫使英军司令官帕西瓦尔将军投降,英军共有11万人当了俘虏,这是英军历史上投降人数最多的一次。
日军占领新加坡之后,近卫师团奉命原地驻屯并承担警备任务,开始在新加坡实施了横征暴敛的残酷统治,甚至屠杀了大量平民百姓,尤其是当地的中国华侨惨遭迫害和屠戮,曾经担任私立厦门大学校长的林文庆老先生,也被日军胁迫筹集经费,支持所谓的“大东亚圣战”。
日军占领新加坡
由于日军分布广泛而兵力入不敷出,许多2旅团4联队师团被改编为3联队制师团,近卫师团也未能幸免,被改编后仅下辖近卫步兵第3联队、近卫步兵第4联队、近卫步兵第5联队及近卫野炮兵第2联队等,并被调往荷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岛作战并担任警备任务。
1942年4月20日,由武藤章继任师团长,在其任内期间,近卫师团在苏门答腊屠杀了20多万战俘和平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而国司宪太郎率领的近卫步兵第4联队官兵,就是具体的执行者。(林海青蛙原创首发,抄袭搬运洗稿可耻)
1943年6月,近卫师团被更名为近卫第二师团,由武藤章继续担任师团长,该师团各联队分散驻屯在苏门答腊各个岛屿,准备抵御美军的登陆作战,但美军实施了“跳岛战术”,却一直没有进攻到苏门答腊岛。
正在登陆的日军
1944年3月1日,国司宪太郎晋升陆军少将,并被调到了日本关东军,接替贵岛次郎少将出任日军第六军兵器部长,其时司令官为十川次郎中将,参谋长为工藤良一少将,该军司令部设在辽宁朝阳,下辖佐藤正三郎的第一一三师团(驻锦州)、小仓达次第一三一师团(驻阜新)、高桥茂寿庆的第一六一师团(驻承德)、梨冈寿男的独立混成第89旅团(驻凌源)、城户宽尔的独立混成第104旅团(驻锦州)及3个独立野炮兵大队等。
1944年11月27日,国司宪太郎被调到了华北方面军,接替服部直臣出任第六十九师团步兵第60旅团长,该旅团下辖独立步兵第86大队、独立步兵第118大队、独立步兵第119大队和独立步兵第120大队,驻屯在山西临汾地区担任警备与作战任务。
日军占领下的山西县城
第六十九师团是以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为基干,于1942年2月2日在山西临汾编成的,下辖步兵第59旅团和步兵第60旅团,被就地部署在山西临汾地区,国司宪太郎到任时,师团长为三浦忠次郎中将,参谋长为山本良一大佐,该师团隶属于日军第一军作战序列,而该军司令部设在山西太原。
1945年5月23日,第六十九师团奉命由山西临汾调往江苏嘉定驻屯,并担任该地区的警备与作战任务,同时被编入了日军第十三军作战序列,而该军司令部设在上海。
占领嘉兴的日军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上海地区被中国政府划定为第七受降区,而该受降区受降主官,为国民革命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1945年9月11日下午2点,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松井太久郎携其参谋长土居明夫等5人,抵达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司令部,向汤恩伯等军政要员缴械投降。
第七受降区日军投降,完全没有庄严的仪式感,说是秘密进行也不为过,受降仪式如同儿戏一般,实在是太缺乏历史责任感了,以致不被当时媒体和公众所知,更没有为后世留下现场照片等史料,来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等待遣返的日军
第六十九师团长三浦忠次郎中将,被拘押在上海江湾战犯管理所,并于1946年被中国政府列入战犯名单中,1948年5月31日被上海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但最终被提前释放回国,而国司宪太郎是被如何处置的, 尚未查找到相关史料,但被遣返的可能性比较大,该师团被遣返官兵大都分批从上海港登船,并在日本佐世保港、博多港等港口登陆。
国司宪太郎此后经历不详,死于1972年1月24日,不曾获得任何等级金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