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东海江山府小区停车费纠纷事件:社区治理中权责与协商的深层反思
发布时间:2025-07-13 00:09 浏览量:1
2025年7月9日起,福建福州仓山区大东海江山府小区因地下车位收费问题引发纠纷。部分业主因不满收费标准,采取拒交停车费、弃车堵门等极端方式维权,导致小区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堵塞近9小时,严重影响公共秩序。事件暴露了社区治理中权责边界模糊、理性协商机制缺失等问题,引发对基层治理的关注。
物业公司明确350元/月的包月标准(含70元管理费),且设置近一个月缓冲期,其程序符合规范。福州市发改委也已明确,依据《福建省定价目录》,住宅小区停车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该小区280元车位租金显著低于周边小区380-410元的市场均价。从新闻报道来看,产权方在法定框架内行使经营自主权,似无可指摘。
“价格过高了吧?”部分业主认为收费标准过高,少数业主采取弃车堵门的极端方式维权,致使小区正常进出瘫痪近9小时,也有少数业主长期“无偿占用”产权车位(既不购买也不租赁),试图延续“占便宜”心态,无视市场契约精神,加剧管理冲突。这种行为却不妥,其不仅违反相关法规,也直接影响了社区正常交通秩序。
当业主对收费标准存有异议时,理应通过合法途径理性表达诉求,而非扰乱公共秩序,乃至直接影响其他业主的正常进出。
特别值得深思的是,部分有车的业主,既无意购置车位,也不愿租赁车位,在习惯了无偿占用车位之后,妄图长期维持这种无偿侵占他人合法产权车位的“占便宜”心理。这种行为不仅有悖于市场契约精神,更极易引发社区管理方面的冲突以及邻里之间的矛盾。
化解此类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完善基层协商机制。从相关报道来看,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缺位”,致使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平台。当地镇政府协调延长缓冲期这一举措值得赞许,然而临时调解难以构建起长效机制。
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这起纠纷警示各方,也警示基层治理:“维权”应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而缺乏组织化渠道的诉求很可能陷入零和博弈。唯有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通过业主大会、业委会等制度设计实现利益平衡,才能让车位回归服务本质,让社区成为安居乐园。
当理性对话取代情绪对抗,当权责对等取代无序索求,基层治理现代化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