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国父”乔巴山:分裂祖国的历史罪人,还是蒙古的民族英雄?
发布时间:2025-07-11 14:19 浏览量:1
《——【·前言·】——》
在1911年,蒙古的王宫和大喇嘛,便在沙俄的策动下,脱离了清政府的统治。
在俄国10月革命的影响下,又于1921年,成立了以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为首的蒙古人民党。
不久后便宣布独立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府。
关于乔巴山此人历来皆有争议,有人称他是分裂国家的罪人,也有人称他是蒙古的民族英雄。
乔巴山被称为外蒙古的斯大林,1936年便被授予蒙古人民共和国元帅,执掌大权,直到1952年去世,是蒙古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集所有大权于一身的领导。
是他强悍的对日宣战,为抗日战争突出巨大贡献,但也是他使得蒙古境内佛教几乎被全部消灭。
更是他使外蒙古脱离中国。
乔巴山此人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呢?
蒙古的斯大林一词可谓评价到位,他因对斯大林的崇拜,而使得蒙古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之初,便得以站稳脚跟,使蒙古成为苏联的第一个卫星国。
就连蒙古的政治经济军事,也全受到苏联的影响。
政治上的依靠,经济上的援助,计划经济的落实,一步步全跟苏联挂钩。
之所以如此崇拜斯大林,还要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从穷困的牧民之家,再到蒙古人民军创始人之一,一切都要从落跑的小喇嘛说起。出身穷困的乔巴山,当过牧童,也当过喇嘛,13岁就进了喇嘛庙。
毕竟在革命前喇嘛教盛行的外喀尔喀蒙古,几乎每户人家都要有一个的儿子当喇嘛的。
而乔巴山便是被选中的那一个。喇嘛可以免除兵役和其他义务,一度被百姓视之为脱离苦海的希望。
然而普通的喇嘛是要受到上层喇嘛欺辱的,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要说一不二。
绝对服从之下必将催生激烈反抗。大鹏展翅,非不飞也,而是在等待一鸣惊人的时候,不在苦难中爆发,便在苦难中死亡。
乔巴山厌恶了寺院的苦难生活,产生了逃离的念头。然而人世何处是净土,在1912年,乔巴山跟一个同伴逃出寺庙,去寻找自己的桃花源,经过长途跋涉,步行了千余公里到达了库伦。
在俄罗斯领事馆打过杂,在伊尔库茨克师范学院附设的高级小学上学。
还亲眼见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俄国的工农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受到俄国10月革命感染的乔巴山,决定与苏赫-巴托尔一起建成立蒙古人民党,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中。
1919年他所组织的地下革命小组,还与俄国工人职工会的负责人金巴热夫斯基取得了联系。
金巴热夫斯基和俄蒙印刷厂的技术工人库切林科一同向乔巴山传递俄国10月革命的经验,讲述无产阶级反地主,反资本家的斗争事迹。
险象环生,却又听的人热血沸腾。
这一次谈话后,乔巴山对10月革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斗争的热情也进一步高涨。
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蒙古人民革命党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
乔巴山和苏赫巴托尔等人出席,宣布蒙古人民党自此正式成立了,还通过了《蒙古人民党告全体人民书》,建立人民军司令部。
乔巴山担任副总司令。1921年,苏联红军进入蒙古,并成立蒙古人民政府。乔巴山开始出任人民军政治委员。
在两年后,苏赫-巴托尔离奇身亡,乔巴山就正式成为了蒙古人民政府的实际首脑。
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身为蒙古人民政府的实际首脑,乔巴山不断巩固跟苏联的关系,效仿苏联对蒙古人民,党内进行整肃与清洗,巩固权力,还推行计划经济,与苏联订立军事同盟,允许苏联军队驻扎于蒙古境内。
30年代中后期,日裔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国际形势也渐趋紧张,战火随时将一触即发。
日本贪心不足蛇吞象,为了巩固他的大东亚共荣,在1939年5月还派军队入侵蒙古乔巴山就率领人民军与之交战,凭借兵力优势将其赶出。
此战后,乔巴山意识到,军事实力才是硬通货。所以1942年,乔巴山倡议建立民兵部队,1944年又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45年,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正式于8月向日本宣战,率领8万骑兵编入伊萨·亚历山德罗维奇·普利耶夫上将所在的骑兵部队中,一路穿越戈壁沙漠,翻越山岭,行军1000公里,终于抵达河北承德长城脚下。
这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而日军侵略者也终将付出代价。
松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共产党所领导的平型关大捷也给予日军重创。
李宗仁的台儿庄战役,彭德怀的百团大战……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终于被打破,我军势必将迎来最后的胜利。
乔巴山同为反法西斯阵营,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贡献。所以在1959年他因癌症去世时,毛主席才特意为他发去唁电。
在苏联出军东北前,雅尔塔会议上,丘吉尔,罗斯福便已悄悄瞒着蒋介石定了协议,决定同意斯大林所提出的要不动港,要铁路,要外蒙古独立等条件。
(毕竟斯大林表示“这就是对日作战的条件”,只有满足了他这一项胃口,他才答应出兵东北。)
木已成舟后,罗斯福,丘吉尔才将此事告知蒋介石,告知国民政府,让他们答应苏联的条件。
原本1924年5月31日,中国蒙古曾曾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规定“苏联政府承认外蒙古为完全中华民国之一部分,并尊重在该领土内中国之主权。”
然而一场雅尔塔会议,一次秘密签署的协定,终究是将这一切都毁了。
蒋介石在得知斯大林将对日作战的条件设定为“外蒙古的现状必须予以维持后”气得破口大骂,对罗斯福,丘吉尔也有诸多怨气,毕竟二人在斯大林提出这一项条件后,竟然没有片刻犹豫就出卖中国主权,飘飘的答应了苏联的请求。
蒋介石愤怒不已。
然而日本也在争取同苏联会谈,想让苏联置身事外,不涉足抗日战场,不淌这一场浑水,还许诺给苏联一定的好处。
面对着美英的压力,面临着抗日战争胜利的需求。蒋介石只能咬牙同意。他派宋子文去莫斯科谈判。
宋子文原本便是坚定的抗日党。某次还唾骂蒋介石“就算给你再多钱,你也打不过共产党。”
极力谴责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气得蒋介石当场扇了两个耳光,茶杯也被摔在了地下,溅了一地。
此番宋子文去莫斯科谈判,也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8月14日所签署),交换了关于蒙古问题的照会。
但尽管宋子文竭力转圜,斯大林仍然是固执己见,执意不肯改变主意。
还嚣张扬言,若国民政府不承认外蒙古独立,以现在的边界为边界的话,那他也不会对日作出战。
被逼到悬崖边上的宋子文,只能无奈的表示“若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在日本战败后,如果蒙古公民的确有独立的愿望,那将会进行全民投票,根据投票的结果再做决定”。
但是斯大林步步紧逼,宋子文也只能被迫承认“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蒸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独立以及现在之边界为边界”。
在1945年11月外蒙古全民投票后,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在1946年1月5日,国民党政府被迫承认外蒙古独立,同年2月,乔巴山便迫不及待的同苏联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
随后在经济上效仿苏联,进行改革,(若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贯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话,是势必会失败的,所以既要借鉴苏联,也要结合外蒙古的实际,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革命前,外蒙古的国民经济是建在游牧业基础上的,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现代工业部门,如煤矿,电力,公路,铁路等也迅速着手修建。194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5年计划,然后又实行三年计划。
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然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政策。
所以彼时我国跟外蒙古的关系也尚算友好,给与外蒙古大力的支援。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蒙古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一大批轻工业,食品加工业,燃料工业也是前仆后继的发展起来,1957年工业产值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到了41%,国营工业占了77%,合作社占了21%。
工人人数已占全国人口的14%。
为了发展畜牧业,乔巴山还推动了废除义务劳役制,对超额养殖的牲畜免税,提高畜牧产品的收购价格等等。
在一五计划期间畜牧业就增产8.7%,1957年又比1952年增产11.6%。同年年底,外蒙古已有99%多的牧民参加了农牧业合作社。农牧业合作社所拥有的牲畜占了全外蒙古牲畜的77.3%左右,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在外蒙古经济中占了统治地位。
(但农业发展仍然十分缓慢,粮食还依赖进口,经济发展水平较差。一直到1962年才有所改变。农业实现机械化,大规模垦荒,新建国营农场,改变蒙古原始的草原乡村面貌。)
在1952年,乔巴山因癌症逝世了,后由泽登巴尔担任党政最高领导。
乔巴山逝世时,我国还发去唁电“惊悉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乔巴山元帅的逝世,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向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沉痛的哀悼……
乔巴山元帅是蒙古人民伟大的领袖,蒙古人民革命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他的逝世是蒙古人民极大的损失,也是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损失。
乔巴山元帅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战争中给予中国人民的援助,将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乔巴山的确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但他依旧是饱受争议的,他大搞个人崇拜,附庸苏联,还导致了计划经济的失败,1930年效仿苏联所实行的大清洗运动,导致了近3万多名蒙古人的死亡,大部分是佛教僧侣,因为他的这项错误决定,外蒙古境内佛教几乎被全面消灭……
参考资料:
《外蒙古独立内幕》
《亚洲史概说》
- 上一篇:沈阳这个“盲人大院”竖起爱心地标
- 下一篇:丹东蓝莓首次出口白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