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记忆】呼和浩特地名:玉泉区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的老街旧巷
发布时间:2025-07-11 03:41 浏览量:1
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1958年为得胜公社,1963年撤销公社,改为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以驻地小召前街得名。本办事处,东起锡林南路,西至小东街;南起石羊桥东路,北至吕祖庙街。古迹五塔寺召,在本办事处境内。
公园西路:该路解放后形成,因位于人民公园西墙外,故于1975年命名为公园西路。南起石羊桥西路东口中,北至中山西路。在本路的主要单位有玉泉区人民政府、呼市广播电台、三五六医院、呼市第二十六中学等。
小东街:该街从大东街支出,故俗称小东街。街内原有会仙楼巷、奎星楼巷两条小巷,1959年均并入此巷。东南起兴盛街,西北至大东街。驻街单位有玉泉区文化馆、玉泉区妇幼保健站等。
德胜街:过去此街有著名的商号“大盛魁”,因其买卖兴隆,享有盛名,故称得胜街。1931年将此街分为两段,分别命名为东西得胜街。1956年又合称德胜街,沿用至今。
小召后街:本街位于“小召”后面(北面),1931年命名为小召后街。东起德胜街南口,西至小东街。
上栅子街:1931年,因街东口是税卡,两边设置栅栏为墙,故名上栅子街。东起梁山街,西至德胜街。
梁山街:据传这一带曾是比较高的山梁地带,故于1931年命名梁山街。东起于公园西路,转北至吕祖庙街。
公园南路:解放后形成的街道。975年因此路位于公园南墙外而命名公园南路。东起锡林南路,西至公路西路。本路北侧是人民公园,南侧多机关、学校及家属宿舍。驻路两侧单位有内蒙古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内蒙古残废军人疗养院、呼和浩特交通学校等。
小召前街:1931年该街俗称小召半道街。因该街位于小召前方(南),1956年又以该街在小召前,更为现名。
建华街:该街是解放后形成的街道。1975年取建设中华之意而命名为建华街。东起锡林南路,西至公园西路。
五塔寺北街:该街1931年命名为美人桥北街。美人桥,系民国初年在平康里(妓院)东头搭建的一座小桥。1959年因本街有著名的五塔寺,故称现名。南起小召三道巷,北至小召头道巷。
五塔寺后街:1931年命名为平康里街(因有妓院而取名)。1956年,因本街位于五塔寺后面,故更为现名。东起公园西路,西至小召三道巷东口。街南有著名的“五塔寺召”,街北侧有呼市立新木器厂。
五塔寺西街:该街位于美人桥南,1931年命名为美人桥南街。1956年因该街位于五塔寺西侧,更为现名。南起东五什家街,北至五塔寺后街西口。
五塔寺前街:该街原以五塔寺的俗称“新召”而得名“新召前街”。1959年更为现名。本街为“V”字形路,北口端西口起东五十家街,东转西南,止东五十家街。
五塔寺东街:因本街位于“五塔寺”东,故于1975年命名为五塔寺东街。东起锡林南路,西至公园西路。驻有内蒙古林业设计院、呼市皮鞋厂、呼市排水工程处等单位。
三贤庙巷:该巷内有一座刘备、关公、张飞庙,俗称三贤庙。1931年命名为三贤庙巷。1975年因本巷是从小东街向西延伸形成,故更名为小东街西巷。1982年恢复原名。东起小东街,西至大南街。
小召夹道巷:该巷是夹在小召头道巷和小召后街之间的一条巷,1931年命名。南起小召头道巷,北至小召后街。
小召头道巷:本巷为小召前街东侧第一道巷,1931年命名。东起梁山街南口,西至小召前街北口。
小召二道巷:本巷为小召前街东侧第二道巷,1931年命名。东起五塔寺北街,西至小召前街。
小召三道巷:本巷为小召前街东侧第三道巷,1931年命名。东起五塔寺后街南口中,西至小召前街。
建华北巷:该巷解放后形成,位于建华街北侧,于1975年命名。南起建华街,北至公园南路。
建华南巷:解放后形成的街巷,位于建华街南侧,与建华北巷对称,于1975年命名。南起五塔寺东街,北至建华街。
二十六中南巷:新形成的街巷,位于二十六中学校南,于1982年命名。东起迎春巷,西至公园西路。
迎春巷:新形成的街巷,1975年命名。南起石羊桥东路,北至五塔寺东街。
工艺厂巷:新形成的街巷,因巷内有内蒙古外贸工艺制品厂,俗称“外贸巷”。1982年因重名而更为现名。
凯歌巷:新形成的街巷,1975年命名。南起石羊桥东路,北至工艺厂巷东口。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1985年5月
资料整理:黄翔,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