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争端是怎样爆发的?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5-07-08 18:42 浏览量:1
钓鱼岛(台湾称钓鱼台)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自近代以来,日本通过一系列非法手段逐步窃取并实际控制钓鱼岛。本文将基于历史事实,详细梳理日本占据钓鱼岛的过程,揭示其行为的非法性,并分析当前钓鱼岛问题的实质。
一、钓鱼岛的历史归属
中国早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的明确记载,中国渔民长期在此海域作业。明清两代,钓鱼岛被纳入中国海防体系,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进行管辖。日本在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明确将钓鱼岛划在中国版图内;1895年之前的所有官方地图和历史文献中均未将钓鱼岛视为其领土。
2017年,日本学者公开古地图证实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二、甲午战争与日本的非法窃取
日本对钓鱼岛的侵占始于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在战争尚未结束的1895年1月14日,日本内阁秘密通过决议,将钓鱼岛"编入"冲绳县管辖。这一行为完全是非法的:
内阁的决议未经任何公开程序或国际承认,完全是一次秘密行动;
明显是趁火打劫,利用中国战败之机,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单方面宣布"占有";
明显违背了国际法,根据当时国际法,领土变更需通过条约形式确定,而日本是通过单方面行动窃取。
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钓鱼岛作为台湾附属岛屿被日本非法占据。这一过程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武力扩张、趁火打劫的侵略本质。
三、二战后的法律地位
根据二战期间的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钓鱼岛应随台湾一并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1943年):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波茨坦公告》(1945年):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日本投降书(1945年9月2日):明确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所有条款。
台湾老人从日本旧图发现钓鱼岛属于台湾证据,日本依照侵略亚洲邻近国家,用不同颜色来标示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应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崛起,将日本视为对抗苏联的重要战略支点,通过放宽对日本的惩罚措施来强化其在远东的军事存在。美国与日本于1951年9月8日签订《旧金山和约》(《对日和平条约》),这个条约虽然模糊处理了琉球群岛(冲绳)的地位,但第三条规定的美国托管范围并不包括钓鱼岛。然而,美国却在1953年12月25日单方面发布"第27号令",擅自将钓鱼岛划入琉球群岛托管区,并明确该区域为美国海军的军事训练靶场,这个"第27号令"作为 《旧金山和约》的补充文件,单方面改变了钓鱼岛的管辖权归属,日本据此强行宣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琉球群岛范围,是日本所谓的“有效控制”领土。中日钓鱼岛争端就此拉开序幕。
四、美国私相授受与日本实际控制
1953年 以后,日本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又有什么动作呢?
1969年:日本开始在岛上设立标识;
1970年:日本宣布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1971年6月17日,美国与日本签订《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即《归还冲绳协定》),擅自将钓鱼岛的"行政权"(非主权)交给日本。
其实,美国的这一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
美国只是战时占领者,无权处置他国领土;
联合国托管制度要求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而非制造争端,美国却制造争端,违背托管义务。
美国的这一行为实际上是为中日钓鱼岛争端火上浇油。
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政府当即发表声明,坚决反对美日私相授受中国领土。
日本获得"行政权"后,逐步加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1978年:右翼团体在岛上建立灯塔;
2002年:以"租借"名义从所谓"岛主"栗原国起手中获得控制权;
2012年4月,日本东京都知事、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叫嚣钓鱼岛“国有化”,并于9月与栗原家族签署“购岛”协议,实施所谓"国有化"。
五、日本占据钓鱼岛的手段分析
日本维持对钓鱼岛实际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
进行法律包装:通过国内立法将钓鱼岛纳入"日本领土",如2010年修订《海上保安厅法》,加强对钓鱼岛海域的巡逻;
钓鱼岛
配备海上力量:配备先进舰艇和飞机,对中国保钓船只和渔船进行拦截、驱赶;
进行舆论欺骗宣传:在国际上宣传"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虚假主张;
美国再次火上浇油:日本利用美日安保条约获取美国支持,2014年奥巴马政府明确表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
修建基础设施:在岛上修建直升机坪、灯塔等设施,强化"实际管辖"假象。
六、中国的立场与反制措施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对钓鱼岛的主权,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反制措施:
法律行动:2012年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向联合国提交东海部分海域划界案;
行政管辖:2012年将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2013年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
海上执法:中国海警船实现对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巡航,有效打破了日本所谓的"实际控制";
公布历史证据:公布大量历史文献和地图,证明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进行舆论宣传:通过外交渠道向国际社会阐明立场,揭露日本非法行径。
七、钓鱼岛问题的实质
钓鱼岛问题绝非简单的领土争端,而是具有多重意义:
是历史遗留问题:钓鱼岛争端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历史遗留问题;
香港市民游行抗议日方非法登上钓鱼岛
是资源争夺问题:钓鱼岛附近海域据估计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是维护海洋权益问题:控制钓鱼岛意味着获得约17.4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是地缘政治问题:美国利用钓鱼岛问题牵制中日关系,使到本国一国独大,维持其在东亚“一哥”的影响力。
结语
日本对钓鱼岛的占据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是建立在非法窃取和强权政治基础上的。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意志坚定不移,任何企图否定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的言行都是徒劳的。解决钓鱼岛问题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日本应当正视历史,停止一切侵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争端。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共同维护东海和平稳定。
钓鱼岛争端是由美国一手引起,这个争端如何发展变化以及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不仅取决于中日关系,也取决于中美关系。如果中美关系恶化甚至发生战端,日本必然会“乘”中国之“危”直接霸占。
在目前的国际格局下,中国若想收回钓鱼岛,暂时困难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