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沈阳女子碰瓷被碾压致死,家属索赔100万,法院如何判决?

发布时间:2025-07-07 22:43  浏览量:1

文:博览

2021年,沈阳某李姓女子被汽车碾压致死,她的家属为此向车主索赔100万元人民币。

不过在警方的调查和法院的审理之下,这一起案件以汽车车主的无罪而宣告结束。

汽车碾死人,却被判无罪,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件事并不是法院或警方出错,而是因为被碾压致死的李某,是一个碰瓷惯犯。

李某碰瓷录像

那么事发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而法院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审理结果?

2021年7月7日,正开车准备回家的丁女士,在路过沈阳某大道的时候停下了车,有些发牢骚似的说道:“每天这个点,路上就堵得要死。”

也不怪丁女士如此发牢骚,这条路确实每一天都会堵成一锅粥。而且看堵车的情况,丁女士估计又得晚一两个小时回家。

想到这里,丁女士无奈地拿出手机,给家人发了条信息:“今天堵车,可能得晚点回去。”

不过丁女士刚刚发完信息一抬头,只见堵成一锅粥的马路不知何时通畅了起来。为了不影响后车的前进,丁女士赶忙也准备离开。

可就在丁女士发动汽车后,她突然听到了一声惨叫。

“啊!”

丁女士被这惨叫声吓了一跳,一时间也没拉住汽车,反而感觉汽车碾过了什么障碍物。等丁女士反应过来的时候,她赶忙下车检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不下车不要紧,一下车一个满脸是血的女人正在自己的车底哀嚎。

毫无意外,她这是开车碾到人了。

丁女士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变震得懵在原地不知所措,一直到附近有人大喊“快报警啊”的时候,她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拨打了120和110。

不一会儿警方赶到现场,开始对丁女士进行询问。

与此同时,李某也已经被救护车送去了医院。遗憾的是李某在被送去医院的途中,便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在半路上。

在警方的询问之下,还处于慌乱中的丁女士表示:“她什么时候出现在我车前面的,我压根没有看见!”

事后调查引出蹊跷

看着慌乱的丁女士,警方先是连连安慰她,让她把情绪稳定下来。

逐渐稳定下来的丁女士,面对警方的询问坦然说道:“当时堵车堵得很严重,我就把车停下来看了两眼手机。结果再一抬头,突然不堵车了,我害怕影响后面的行车赶紧发动汽车,结果就碰到人了!”

“那你启动汽车之前,没有好好检查一下车辆周围吗?”

丁女士点了点头:“肯定检查了啊,但是当时那个女的在我视野盲区,根本没看到,要不然我干嘛要撞她啊!”

听到这里,警方突然感觉到,这件事情好像不是一通简单的交通事故。因为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丁女士说得确实有道理。

同时,根据事发后丁女士又是送伤者去医院,又是配合警方处理的表现来看,丁女士确实不像说谎的人。

于是警方立马调取了当地的监控录像,希望能从中得到一点线索。

只见在监控录像之中,被汽车碾压的李某在事发前,一直在事发地点漫无目的地游荡。

而在丁女士因堵车而停车之后,李某突然开始过马路,并走到了丁女士汽车前面,在路过丁女士车头的时候,李某碰了一下丁女士的车头之后便倒地不起。

看到这里,警方对于这个案件,他们已经初步地判断。

在事发当时,丁女士玩手机的行为当然有错,但她当时已经将车熄火,确实不算太违规的行为。

李某整个过程中都活动在丁女士的视野盲区,而在她倒地之后司机更不可能看到她。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事件,就算不是丁女士遇到,而是一个没有玩手机的老司机碰到,也大概率会碾压到李某。

为此丁女士在这起事件中并不需要负责,只不过终究还是她开车碾死了李某,所以警方准备调节丁女士赔偿给李某家属几千块钱。

不过李某的家人却并不认可警方的调解,并表示:“我们才不会几千块钱就了事,她撞死了李某,那就得赔钱!”

说着,李某的家人将丁女士告上了法庭,还要求丁女士支付100万元的赔偿金。

但是面对李某家人的来势汹汹,法院真的会让他们如愿吗?

其实警方对于这个事件,早就有了完整的推断,他们确定李某是在碰瓷过程中遇到的意外。

当天,李某如往常一样在马路边寻找碰瓷对象的时候,丁女士开着汽车停到了她的面前,于是她便选择将丁女士当作自己这一天的“摇钱树”。

之所以会选择丁女士,是因为李某隔着老远就看到丁女士正在玩手机,所以她有自信能够碰瓷成功。

于是她便拿着可乐走进了丁女士的汽车,在路过丁女士汽车车头的时候,她一个踉跄倒在地上,并准备开始碰瓷。

只不过李某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倒在地上的这个节骨眼上,马路上突然通畅了起来,丁女士也已经发动了汽车。

于是李某还来不及进行碰瓷,便被丁女士的汽车碾压了过去。

一直到她惨叫一声丁女士这才停下车来,不过这个时候什么都已经晚了。

从视频监控来看,李某是在碰瓷的过程中遇到了意外,所以李女士没有主要责任。

而警方会做出丁女士“碰瓷”的判断,不是因为偶然。

在不久之前,他们刚刚破获了一起类似的大型案件。

2021年3月,沈阳大东区上园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受害者是一个残疾人,案发时,他坐在三轮代步车上被一辆微型货车撞倒。

最终这起案件由货车司机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了数万元给那名残疾人。

正常来说,这应该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

但是警方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接连接到了几十起,残疾人乘坐三轮代步车发生的交通事故。

紧接着,警方又从2021年1月的交通记录开始调查,发现类似的案件在那一年中至少发生了数百起,这就很值得怀疑了。

于是警方就这个案件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并从相关的监控录像中发现了端倪。

在3月,沈阳大东区上园路发生的那一起交通事故之中,警方发现受害者王某在驾驶三轮代步车确实是与微型货车发生车祸,不过并不是被微型货车给撞了。

当天王某在路过上园路一处路口的时候,看到另一条道路上,有一辆微型货车以较低的速度行驶而来,于是他突然转变方向,向着微型货车撞去。

这样的行为,毫无疑问是在对微型货车车主进行碰瓷。

紧接着警方又开始对这个王某进行调查,发现他自1月到3月,3个月之间,总共遇到了高达36起交通事故。

而且每一起交通事故,都最终以赔偿金的形式进行调解。

这一下,警方确定王某是一个碰瓷惯犯,因为当地类似的案子很多,所以王某很有可能是某碰瓷团伙的一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之间,警方通过秘密追踪调查,最终确认该团伙由王某和他的同伙张某、李某组成。

这三个人组成的碰瓷团伙,专门挑当地没有监控的路段进行碰瓷,之后他们还会让其他成员在现场等待,并在交警询问的过程中提供虚假的证言。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通过收费的形式,教学其他人进行碰瓷。

由于该团伙犯罪性质恶劣,警方在调查清楚来龙去脉之后,立刻在6月25日展开了收网行动,将该团伙包括王某在内的45名成员全部逮捕归案。

根据事后该团伙自己的坦白,这样的碰瓷事件他们总共制造了486次,骗取了超过140万元的赔偿金。

这样严重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所以警方一直对类似的碰瓷案件非常敏感。

当他们一看到这起案件之后,立马便确定李某也是一个碰瓷惯犯。

但现在的问题是,虽然警方确定李某是在碰瓷,却缺少了最关键的证据。

人证物证俱全

在事故刚刚发生的那几天,无论警方如何调查,也没能找到足以证明李某是碰瓷者的证据,一直到几天之后,警方在事故发生地点旁边的街道,又发现了一起碰瓷事故。

这次事故的碰瓷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当警方一到现场的时候,立马便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紧接着警方调查了现场的情况,结果惊讶地发现这个小伙子的作案手段和李某一模一样,都是趁着车主不备偷偷钻进车主的视野盲区。

幸好这回的车主早早地便发现了小伙子的行为,这才防止了悲剧地再一次重演。

由于两起案件情况相似,所以警方便拿出了李某的照片,询问小伙子是否认识李某。

结果一看到照片,小伙子脱口而出:“这不是李姐吗?”

“你认识她?”

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认识,我的碰瓷还是跟她学的。我们这一片就没有不认识她的,她也进去了?”

根据小伙子的说法,李某在当地碰瓷者之中,无论成功率还是“赚”钱数量都是数一数二的。也就是说李某不仅是一个当地的碰瓷惯犯,还是靠着碰瓷出了名的。

有了这一关键证据,李某家属想要100万元赔偿的计划恐怕要彻底失败了。

法院之上,李某的家人一再强调事发时,丁女士在玩手机,不然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不过根据法院的判断,丁女士在案发前,将在机车停在路边的情况下,才掏出手机,在案发时,她并没有使用手机。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丁女士没有任何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故法院判定该事故,是李某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丁女士不承担任何责任。

近几年有关碰瓷的事件越来越多,碰瓷者也从最初多数为老人,变成了当下什么人都有可能的碰瓷。

但其实这样的碰瓷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早在19世纪末尾,一众没落了的清朝贵族就开始干这样的行当。

当时随着清王朝的没落,很多处于权力边缘的八旗子弟开始生活困难,甚至有不少八旗子弟连饭都开始吃不起了。

为了能填饱肚子,也是为了能过回过去潇洒地生活,这些八旗子弟开始每天捧着贵重的瓷器走街串巷。

而他们手中的瓷器虽然看起来贵重,实际上全是粗制滥造的赝品。

当这些八旗子弟看到目标之后,就会捧着瓷器在路过的马车前踉跄一下,同时手里一用力,将瓷器重重地在地上摔碎。

然后当着行人的面,要求马车车主赔偿瓷器。

在那个年代法律并不完善,况且就算马车车主找到官府,官府也大概率会偏向身为贵族的八旗子弟。

最终,马车车主也只能咽下这口恶气,平白无故地赔一大笔钱。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几乎都用瓷器来进行敲诈,所以才渐渐有了“碰瓷”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碰瓷者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是花样百出了起来,甚至出现了不少团伙碰瓷的惯犯。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然这些碰瓷者花样百出,但我们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面对类似的碰瓷案件,我国的法律已经可以保障无辜者的权益,不会再任由那些碰瓷者肆意妄为。

如果遇到类似的案件,一定要相信我们的法律,不要再助长那些碰瓷者的气焰。

与此同时,也告诫那些以类似碰瓷这种违法行为为生,以及那些打算依靠这些违法行为来获取利益的人,李某这样的下场,可能不会成为个例。

参考资料:

光明网:得逞486次!辽宁沈阳警方破获特大系列“碰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