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边角地 生活更宜居

发布时间:2025-08-05 06:26  浏览量:3

清晨,吉林省长春市许多口袋公园渐渐热闹起来。长春市南关区清歌园内,白桦树、紫叶李等树木错落有致。市民王欣在散步,不远处,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玩耍。“过去这里是块废弃空地,如今成了小公园,下楼步行5分钟就能到。”王欣说。

过去,长春市绿化曾存在“分布不平衡、优质绿地不足”的问题。2021年,长春市启动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利用边角地、未用地等废弃空间,增设栈道、健步道等便民游憩设施。此外,在城市外围实施“百廊工程”,在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建设全长90公里、宽100米至500米的道路景观带。

“深挖城市存量绿化资源,争取让市民步行15分钟左右,就能走进安全、舒适的绿色开放空间。”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主任惠大东介绍。

傍晚,长春伊通河河畔,绿道上有不少市民骑行、跑步。市民魏延易说:“这里环境不错,河畔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我每周三次沿河跑步,亲近自然的感觉很舒服。”

环顾四周,河畔人行道被刷成红色,旁边设有自行车道,沿途布置多个智慧打卡桩,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运动里程、时长等数据。

城市绿化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长春市开展精品绿道建设,在多条城市景观大道沿线以及南湖公园、胜利公园等公园内部建设绿道,绿道周边设有座椅、路灯、智慧打卡桩等配套设施。为拓展市民活动场地,长春市还在伊通河中段修建工业轨迹公园、渔航文化公园等景观带,沿线公园各有主题,特色鲜明。

截至目前,长春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71%,绿化覆盖率达到43.71%,较5年前分别增长了11.5和5.3个百分点,建成口袋公园365个。

绿化覆盖率提升,得益于花草树木增加。今年以来,长春市在城市主次干道已新栽植、补植树木3.29万株。在主要街路和交通岛,栽种宿根花卉、观赏草、低矮灌木等多种植物。

为确保绿化树木健康生长,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推行专业化养护机制。由10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23个园艺师小组,对全市重点街路绿地实行包保管理,每个小组负责特定区域,定期巡查,详细记录树木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街路乔灌木进行精细化修剪,并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好生态带来好前景。长春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形成乡村生态旅游、生态观光、健康养生等新业态。

“未来,我们将不断推动城市绿化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惠大东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5日 14 版)

本报记者 汪志球 刘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