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撮毛、老母猪岭,东北人给景区起名太羞耻,全国网友:没眼看

发布时间:2025-10-06 23:30  浏览量:1

“干饭人,干饭魂,我在东北干饭盆。”

都说,山海关外,大中原美景数不胜收。

只不过,再震撼的美景,也顶不住这地名儿的随意。

咱就说,如果看到身边有人国庆去东北旅游,光发朋友圈,却从不带定位。不必惊讶,因为原因很可能是地名太过羞耻。

毕竟在大东北,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东北人起不出来的名字!

“大家好,我现在来到了大东北的埋汰岭子。”

“我在黑龙江的最高峰——大秃顶子。”

论东北人取名有多艺术?

单拿“黑吉辽”三省的第一高峰的名字来说——

辽宁的第一峰叫老秃顶子,海拔最高点叫鹰嘴碰子。吉林的哈达岭子也紧随其后,黑龙江的第一高峰在张广才岭叫大秃顶子,下面还有二秃顶子,三秃顶子,和大秃顶子遥相呼应。

就连风景宜人的国家森林公园,别的地方取名都是——神农架、阿尔山、九寨沟。

光听名字都透着温柔雅致的意境。

一到东北,就变成了——干饭盆国家森林公园、老鳖坑湿地公园。

曾有博主对这里做出形容——“这个叫干饭盆的地方,据说和哀牢山一样神秘……”

只可惜,光从名字上来看,实在是神秘不了一点。

还有著名的武松打虎故事《智取威虎山》,就发生在黑龙江牡丹江市的山区,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本的地名是——大夹皮沟。

你说不看山,去寺庙这种庄严神圣的地方逛一逛总行吧。

不好意思,在辽宁地区,要说哪个地方的香火旺?

答案就是:歪脖老母。

好,那换成海岛总行吧……

想想厦门的鼓浪屿、广西的涠洲岛、台湾的澎湖湾。单是听到名字,便感觉到一股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海浪轻拍礁石,发出碰撞的声音。

然而,一到东北,画风突变——

当你在大连的美丽小岛上,准备在社交平台上发定位,结果显示——海鸭子拉屎时,一定是羞耻且绝望的。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豆腐托”“蛤蟆礁”“大坨子”“三坨子”“四坨子”……

再看河流,苏州古运河,广西有遇龙河,南京有秦淮河,无不透着历史的厚重,让人不禁遐想曾经发生过的古老故事。

而到了东北,不但有西葫芦泡、烧锅河、牛心套堡泡,还有吓一跳河。

难怪有网友吐槽:

“实在不知道这些地名到底是谁给起的,真心想问一句,当地文旅局就不能给这些地儿改名字吗?”

话说,东北地名只是小试牛刀,在这里,万事万物皆可被赋予“有趣的灵魂”。

就拿菜名来说,别的地方都是绞尽脑汁,让菜名显得高大上。比如:“文思豆腐”“佛跳墙”“荔枝肉”“蚵仔煎”“白切鸡”之类,文艺气息满满。

而在东北,则是清一色的“铁锅炖大鹅”“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还有杀猪菜、锅包肉、笨鸡蛋。

甚至恨不得把原料、做法,全都呈现在菜名里。

就连饭店名字,也是随意到不行。

有网友精辟总结:

有一种炖菜店,叫“一锅端”;

有一种饭馆,叫“大饭盒子”;

有一种串店,叫“喝丢一只鞋”;

有一家烧烤店,叫“虾鸡叭烤”。

走在大街上,似乎各个饭店,都透着一种“反正就随便那么一叫”的气息,

就连人名也是同样。

就这么说吧,当我们打开《乡村爱情》的演员表,基本就可以窥见东北常见的取名方式:刘能、赵四、王老七、谢大脚……

总之,主打的就是:再怎么好听都没用,重要的是好记。

虽然东北人取名字,到处都透露着一种“随心所欲”的疯感。

但如果你了解足够多,就会发现,比起花里胡哨的锦上添花,东北更注重的是实用讲究。

哪怕是那些看似土气的奇葩地名,同样饱含着东北老祖宗的智慧。

就拿辽宁的擦屁股岭来说,据当地人介绍,因为山路过于陡峭,需要弯着腰,甚至擦着屁股过去,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就差直接告诉你——这条山路不好走。

还有“出不来沟”,更是字面意思,提醒驴友前往探访要谨慎,否则就出不来了。

还有东北牡丹江的“拐老婆沟”,有媒体前去调查,发现这儿原本是个矿区,如今已经荒废。但在1949年前,矿区娶媳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部分人家为了娶媳妇,选择花重金从别处“购买”。

因此有人推测,这是当地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叫成的这个名字。

也就是说,这里的不少地名,看着“上不得台面”,实则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还有东北的很多高峰都叫秃顶子,是因为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许多山峰因顶部常年无树木,由蒿草覆盖,远看恰似人的秃顶,因此而得名。

但有意思的是,大多数秃顶子山,景色都绝美,是“高山植物的宝库”和“野生动物的摇篮”。

另外,东北的命名方式,还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一位黑龙江大学的教授表示,东北人起名比较随性,主要是因为东北开发较晚,在19世纪末期,东北才“解禁”。

许多山东、河北等省市的“留名”,因“闯关东”最终选择定居。而这些大多文化程度较低。

加上到东北抢占荒地后,面对着广袤的土地,时间紧任务重,纷纷选择按家族姓氏起名,因此出现了周家村、王家沟、小信家等十分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

但咱有一说一,东北许多景区的取名方式虽然看着确实有点简单粗暴。但实际上,东北这地儿的山水风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东北人大都热情好客,还非常实在。就像看着菜名朴实无华,实则味美量大的东北菜一样。

整体来说,还是非常适合大家趁着空闲去旅游打卡的。

而话说回来,给事物命名的根本目的,本身就在于区分与识别。

但从实用易懂性来看,大东北的取名方式,未尝不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