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教堂一夜被毁:哈利法克斯仇恨升级,市长强硬发声
发布时间:2025-09-17 22:27 浏览量:13
在加拿大东部的安静城市哈利法克斯,一个本该平静的周末,被三起连环仇恨袭击撕裂了宁静。三座犹太教堂在同一夜晚遭到蓄意破坏,墙上不仅被喷上纳粹标志,还有令人愤怒的文字:“911是犹太人干的”。这不是简单的涂鸦,而是一场赤裸裸的仇恨示威。
被袭击的教堂分别是沙尔沙洛姆犹太教会堂、贝斯以色列犹太教堂,以及查巴德-卢巴维奇滨海罗尔家庭研究所。尤其是沙尔沙洛姆教堂,当师生和家长周日早上到达时,惊讶地发现外墙上不仅有纳粹符号,还有将“9·11”事件嫁祸给犹太人的阴谋论文字。
监控录像拍下了两名涉事男子的面孔,教堂方面已将证据提交警方。沙尔沙洛姆教堂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我们不能沉默,必须彻底谴责这些仇恨行为。”虽然他们过去也曾接到过全国性威胁邮件,但这是该教堂第一次在本地遭到实际破坏。
令人担忧的不只是破坏本身,而是其背后可能酝酿的深层社会情绪。仇恨从来不是孤立事件,它是社会撕裂的延迟信号。
为什么这三起攻击会集中发生在同一个周末?巧合的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社会情绪。
就在袭击发生的前两天,加拿大与以色列在哈利法克斯举行了一场戴维斯杯网球比赛。由于安全顾虑,比赛禁止观众入场,而场外的抗议活动却愈演愈烈。一些激进示威者不仅辱骂市长安迪·菲尔莫尔,还打出标语称他是“犹太复国主义傀儡”,甚至展示其模拟断头图像。
加拿大的以色列和犹太人事务中心(CIJA)与大西洋犹太人理事会(AJC)在联合声明中指出,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被反以团体盯上,长达数月的请愿试图取消赛事。最终比赛如期举行,似乎也成为仇恨情绪的爆发节点。
CIJA和AJC表示:“就在同一个周末,极端分子在球场外压制球迷的声音,同时攻击民选官员和犹太礼拜场所。这不仅是对特定群体的攻击,更是对加拿大民主价值观的公然挑衅。”
哈利法克斯市市长安迪·菲尔莫尔迅速表态,称“攻击礼拜场所是不可接受的”。他强调,哪怕社会存在复杂的历史和正义讨论,也不能因此让仇恨在城市中滋生。
以色列驻加拿大大使伊多·莫德也在社交平台发声。他恰好在袭击发生的周末访问哈利法克斯,目睹了抗议现场的极端言论。他表示:“我看到了对犹太人和以色列的盲目仇恨,也看到了抵制这种仇恨的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网球协会在反对声中坚持让比赛如期举行,也被外界视为一种立场声明。正如一位市民在社交平台上所说:“我们不能让暴力和恐吓决定我们的公共生活。”
这三起教堂破坏事件,是加拿大社会必须面对的一记警钟。在多元文化和言论自由的框架下,仇恨不该被容忍,更不该被纵容。礼拜场所被攻击,不只是某个族群的痛苦,更是所有人应共同警惕的社会裂缝。
暴力不能成为意见表达的方式,信仰不该成为被攻击的理由。在这场仇恨的阴影下,加拿大社会需要重新找回它引以为傲的宽容与尊重。